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2版 > 第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价值取向与目标的国际趋势(第1页)

第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价值取向与目标的国际趋势(第1页)

第一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价值取向与目标的国际趋势

在20世纪,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知识本位、智力和方法本位、人本位阶段。

在知识本位阶段,科学教育的重心在知识本身。教师们信奉斯宾塞的名言——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在科学技术影响下,社会变化日益加速。20世纪60年代,科学教育等同于科学知识教育的情况受到了挑战。当学生掌握了各种知识走出校门时,社会早已发展得面目全非了。教育者从信奉“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立场转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立场。

70年代中期以后,科学技术双刃剑带来的社会问题引起了教育家的反思。他们提出,科学教育应该包括完整的人的教育。至此,科学教育从单一的科学知识教育演变成为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科学史五位一体的“立体”科学素质教育。综观世界各国的科学教育目标和大纲,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趋势。

趋势一将培养儿童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作为根本目标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写道:我们大家,无论作为个人还是作为社会,同科学素养都是利害攸关的。懂科学,你才可能体会到在领悟自然界的事理时油然而生的充实之感和兴奋之情。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你才有可能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作个人的各种决策,去参加讨论关乎全社会的各种科学问题。有很扎实的科学基础可以强化人们日常所用的许多能力,诸如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判断进行思维的能力、在集体中协同工作的能力、有效地运用技术的能力等。我们社会的经济生产率与我们的劳动大军的科学本领和技术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在科学内容标准中,也体现了这样的思想。

趋势二强调发展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

美国的科学教育标准强调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构成教育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并把探究看成是学科学的中心环节。英国也明确提出了科学调查这一目标,强调发展儿童的科学探究和调查的能力。澳大利亚的科技教育大纲虽然没有单独提出科学探索或调查这项目标,但在儿童的学习过程和技能的目标中,都有关于调查研究的条目。

之所以强调发展儿童的科学探究和调查研究的能力,是因为各国的教育家已深切认识到这一能力的重要价值。在参与探究时,儿童要能描述物体和事件,能提出问题,能做出解释,能根据现有科学知识对所做解释加以检验,并且能把自己的看法和意思传达给别人。他们得会自己提出假设,会运用判断思维和逻辑思维,会考虑各种可能的解释。这样做就可以把儿童的科学知识与推理、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趋势三重视基础技术教育

近年来,在一些西方国家,除了大力推行科学教育的改革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基础技术教育。他们认为:要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要培养各方面合格的人才,必须要加强各层次的技术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技术教育。

在中、小学开设技术必修课,是英国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技术课分为设计和技术能力与信息技术能力(详见后文英国科学技术课程大纲的具体内容)。英国中、小学的基础技术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和技术能力,它与职业技术教育不同,它不应该强调单纯的技能培训。英国教育界的专家认为:技术课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开展技术活动,如何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使学生产生想法、制作和行动;技术课还要让学生意识到技术的发展以及这些发展通过什么途径影响我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懂得技术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理解这种变化的重大意义;同时,技术课将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起重要作用,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机会发展革新、决策及产生新的解决方法的能力,能帮助学生去适应今后工作需要,为成为合格公民作好准备。

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的科学教育内容标准就将“科学与技术”作为八项重要内容之一。在这部标准中,以设计为特点的技术同以探究为特点的科学是相互并存的。美国的专家们认识到:技术与科学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单一性的问题常常包含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方面。对自然界的种种问题要作出回答的需要导致了技术产品的研制;技术上的种种需要又可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进展。技术产品,从较为简单的铅笔到比较复杂的计算机,都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手段和工具,推动我们对自然现象的研究工作。“科学与技术”部分的内容标准首先强调对设计过程的理解力和解决简单设计问题的能力。通过像完成带有技术目标的任务这样的亲身经历,培养幼儿针对一个问题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和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人们参与技术的方式的理解力。

澳大利亚幼儿园科技课程大纲中,在知识与理解和技能两个部分都渗透和突出强调了让学生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和发展学生的技术设计与制作能力。

总之,各国幼儿园科学教育都以培养儿童良好的科学素养作为根本目标,强调和重视发展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公民打好基础。

阅读材料:外国科学教育目标简介

阅读材料1:美国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标准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总述中写道:在触目皆是科学探究的产物的世界,每个人都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每个人每一天都有不少事情需要运用科学知识作出决策。每个人都需要有能力有见地地参加就牵涉科学技术的重大问题而举行的公开讨论和辩论。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去领略一番因领悟和探明自然界的事理而可能产生的那种兴奋之情和自我满足感。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了科学内容标准,是对学生们在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教育过程中在自然科学方面都应该知道些什么、弄懂些什么和能做些什么的一种提纲挈领式的概括。内容分为8个部分:

●科学中统一的概念和过程

●以探究为特点的科学

●物质科学

●生命科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

●科学与技术

●从个人角度与社会角度看的科学

●科学史和科学的性质

现将从幼儿园到4年级的内容标准作为重点,介绍如下。

(一)科学中统一的概念和过程

内容标准:从幼儿园至12年级的教学活动,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培养与下述概念和过程有关的理解力和能力。

1。系统、秩序和组织

自然界和人工界是复杂的,它们过于庞大,过于复杂,不可能一下子进行全部的研究和领会。为了便于调查研究,科学家和学生要学会定义一些小的部分进行研究。研究的单位称作“系统”。系统是相关物体或构成整体各个部分的有组织的集合。这一标准的目标是学会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和分析问题。

秩序是宇宙中的物质、生命体或事件单元的行为,它可以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描述。

组织的类型和水平提供了对世界进行思维的有用途径。组织的类型包括元素周期表和生命体的分类。

2。证据、模型和解释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