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中野佐三,著。孩子和家庭成员的关系[M]。愚心,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9。周蓉辉。对我国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现状的思考与建议[J]。机关党委,2010(8)
30。洪明。教育生态视域下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治理[J]。中国青年研究,2010(8)
31。姚金泽。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理论初探[J]。辽宁经济,2010(5)32。金丽娜。独生子女犯罪的成因及预防对策新探[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3。庄甜甜,王奕君。上海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与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0(3)
34。于瑞红,李晓宇。试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
35。左鹏,史金玲。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障碍与社会支持系统构建——来自四川W县的调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6。王成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革对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影响[J]。保定学院学报,2009(11)
37。赵成章、王琳娜。浅谈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J]。中国商界,2009(184)
38。李京蔓。关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9)
39。栾俪云。变迁中的中国家庭与儿童看护的社会学考察[J]。湖北社会科学,2009(8)
40。孟霞。当代中国社会人口结构与家庭结构变迁[J]。湖北社会科学,2009(5)
41。章淼榕、何彩萍。上海市80后青年生育观现状调查[J]。青年文化现象,2009(4)
42。江翠娟,李军。浅析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的关系[J]。预防医学论坛,2009(3)
43。周沛,周进萍。独生子女风险及其保障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9(1)
44。李星。从家庭结构看留守学生问题的成因[J]。科教文汇,2008(11)
45。王令坤。家庭结构对家庭教育的影响[J]。吉林教育,2008(8)
46。左学金。由地震和独生子女存活风险引发的几点思考[J]。人口与发展,2008(6)
47。曹桂芝。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改革开放30年农民生育观的变迁[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6)
48。晏月平。我国人口家庭结构变迁的经济社会因素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4)
49。罗天莹。改革开放30年与青年生育观念的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08(1)50。夏辛萍,许坤红。当代家庭结构的变迁——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形态缘起的社会学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5)
51。李建明,等。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现状、趋势与问题[J]。人口研究,2007(1)
52。王芳。我国北方农村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以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为例[D]。天津师范大学,2006(4)
53。陈雯。独生子女——我国人口视野中不容忽视的焦点[J]。探索与争鸣,2006(4)
54。一心,王玲。独生子女的亲子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6(12)
55。周福林。我国家庭结构的统计研究[J]。经济经纬,2006(2)
56。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57。颜雪梅,崔世泉。构建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策略探析[J]。当代教育研究,2005(12)
58。杜德栎。独生子女爱的养成家庭生态危机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