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 二构建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的途径与措施16(第2页)

二构建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的途径与措施16(第2页)

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大力培育在家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爱心的良好道德风尚。深化“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以面向基层、服务家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为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实践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咨询、报告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宣传家庭教育正确观念,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精心打造双合格活动品牌,使之成为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载体,使“为国教子、以德育人”观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扎实推进“共享蓝天,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重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积极向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及其监护人宣传监护人的义务和责任,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不断提高留守、流动儿童家长科学教养子女的技巧和能力。

3。引领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针对现代家庭对子女期望普遍过高的倾向,大力倡导平凡教育,突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素质。针对当前学校教育庞大,家庭教育功能过度转移,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简称“三教”)失衡等现象,宣传、倡导大教育观,在角色定位的前提下,呼吁家庭教育合理发展平台,促进“三教”双向多向交往、彼此渗透支持,实现“三教”相互融合、互动联动,推动形成同向、同步、同力协调发展的“三结合”教育网络,保障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针对当前家庭教育支持政策薄弱、家庭亟须得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现状,大力宣传现代儿童观,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儿童、儿童优先等先进理念,并以此引导和推进政府部门在家庭、儿童相关领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努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五)大力推进家庭教育指导人才队伍保障

1。发展家庭教育指导专(兼)职工作者队伍

要在现有近50万名家庭教育工作专兼职管理者、指导者的基础上,对各级专(兼)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和专业化培训。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队伍的培育,重视对指导人员数量、质量和指导实效性的管理,从实际出发,建设专兼结合、指导能力强的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要发掘、优选、吸纳卫生、教育等多领域的资深专家和成功家长,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基础的专家和讲师团队伍。努力调动退休干部、教师、医生和在职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建设一支热心家庭教育事业的志愿服务者队伍。

2。逐层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

各级妇联要依托所属家庭教育学会、研究会和各级各类宣传培训阵地,开展普及与提高兼顾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儿童社会工作者培训,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训一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骨干。有条件的地区,要依托本地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和社会团体定期举办家庭教育骨干培训班、研修班等,加大对本区域内家庭教育指导骨干队伍的建设力度。教育行政部门要运用所属教育资源,结合校长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围绕家长学校建设,对幼儿园园长、家长学校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对幼儿教师要加强心理辅导专业技能和家庭教育指导的培训。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聘任家庭教育专、兼职教师,对全体教师开展家庭教育基本知识和指导能力培训。

3。加快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建设

家庭教育指导师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事家庭教育知识传授、问题咨询、活动组织,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帮助的专业人员。据国内外权威机构推算,中国至少需要50万名具有专业素质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国庞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即将催生出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一新职业,要以此为契机,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加快推行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要组织从事家庭教育的直接指导者和社会机构从业人员以及有志于从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行业的各界人士,实施统一、规范的标准化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家庭教育指导专业队伍,规范家庭教育指导市场,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效力。

(六)强化家庭教育监测评估保障

1。建立健全督促检查机制

建立家庭教育法律政策执行监督机制,注重开展家庭教育调查研究,了解国家和地方儿童发展纲要中家庭教育的相关目标和指标的落实情况,对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律法规进行执法监督和社会监督,向立法机关提出意见建议,推进家庭教育法制建设。建立家庭教育宣传推广监测机制,以全国和省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的监测网络,加强对报刊、影视、出版、网络等媒体的监管,并采取措施实施有效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导家庭教育的各种途径。建立家庭教育服务市场监管机制,联合有关部门清理整顿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为名的非法培训机构,规范整顿家庭教育报刊、图书市场和网络家长学校,促进家庭教育市场的有序发展。

2。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加强对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的统一管理和评估,建立和完善家庭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成立全国家庭教育工作评估领导小组,负责检查、评估全国家庭教育工作规划的执行情况。各省区市家庭教育工作规划执行情况,由各省区市的家庭教育工作机构或领导机构负责检查评估。各省区市根据《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和《评估方案》要求,组织好中期、终期自查评估。在各省区市自查评估的基础上,全国家庭教育工作评估领导小组将对部分省区市的家庭教育工作进行抽查评估,形成评估报告。规范对各级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的管理,对新建的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实行合格评估,研究制定专、兼职工作人员的考核管理办法。把各级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开展家庭教育的效果作为对省市县的督导、评估指标之一,把工作人员开展家庭教育的实绩作为考评、表彰的重要依据。

3。建立健全激励表彰机制

运用荣誉激励机制,实现标杆导向。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发现典型,表彰先进。召开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研讨会及表彰会,推广新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建立示范性指导服务基地。定期评选表彰示范县区市、示范家长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示范点、优秀家长、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等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广泛运用主流媒体和新兴传媒,开展强势宣传和跟踪报道,推广家庭教育创新案例和成功模式,提升先进典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工作中营造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竞争氛围。运用试点激励,实现辐射带动。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每年都在不同领域打造一批不同梯次、各具特色的示范点,并在业务指导、专业服务、资金扶持、宣传表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吸引各级妇联、家庭教育研究会、家长学校、社区等组织的积极参与。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的均衡发展和整体提升。运用参与激励,实现自我价值。制定、完善家庭教育工作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使各级妇联、专家及社会团体在参与中,明确各自的任务和权责,形成对家庭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归属感、认同感,进一步满足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从而使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保持和发扬。

思考题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

2。社会支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途径与措施有哪些?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96

[2]转引自:姚金泽。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理论初探。辽宁经济,2010(5)。

[3]易进。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

[4]颜雪梅,崔世泉。构建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策略探析。当代教育研究,2005(12)

[5]牟映雪,刘焱。学前教育学。海口:南海出版社,2010:54

[6]刘焱。幼儿教育概论。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159

[7]姚金泽。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理论初探。辽宁经济,2010(5)

[8]冯晓霞。中国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学前教育研究,1997(3)

[9]周蓉辉。对我国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现状的思考与建议。机关党委,2010(8)

[10]周蓉辉。对我国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现状的思考与建议。机关党委,2010(8)

[11]关于离异单亲家庭孩子成长教育的问题。扬州市网上家长学校,http:x。id=18614&F=view。html,2010-05-31

[12]庄甜甜,王奕君。上海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与改进。学前教育研究,2010(3)

[1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10)

[14]于瑞红,李晓宇。试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

[15]左鹏,史金玲。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障碍与社会支持系统构建——来自四川W县的调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6]周蓉辉。对我国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现状的思考与建议。机关党委,2010(8)

[17]冯晓霞。中国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学前教育研究,1997(3)

[18]冯晓霞。中国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学前教育研究,1997(3)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