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 六超常儿童早期家庭教育应注意的问题(第2页)

六超常儿童早期家庭教育应注意的问题(第2页)

著名的德国“神童”卡尔·威特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个乡村牧师,但他品德优良、学识渊博,不仅在语言学、音乐、美术、心理学、教育学上有极深的造诣,甚至还了解植物学、动物学、地理、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等,他丰富的知识不仅保证了对孩子良好的教育,而且其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对事物的浓厚兴趣、对真理的追求,更为孩子树立了优秀的榜样,对孩子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老卡尔·威特还非常关心儿童教育,注意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对最新的科学发展、社会动态有积极的关注和深沉的思考,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

具有高文化素质的家长不但自身教育素质高,而且还非常重视不断学习有关儿童身心发展和教育的知识,积极地与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交流和取经,并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积累有益的经验。

(3)家庭学习气氛。

超常儿童的父母大都表现出自强不息、好学上进的性格,这样的环境有利于超常儿童的成长。精力充沛和强烈的进取精神是很多杰出人物父母的共性(Albert,1980;Bloom,1985;Goertzertzel,1962)。孩子有向家长模仿的特点,家长的兴趣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自信心的建立。

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在其所著的《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一书中,以真挚感人的语言提到许多人对自己的影响,其中有老师、朋友,但他对父亲的回忆最为深刻。父亲的奋斗精神影响了他的一生。铃木镇一的父亲从未学习过机械学,但在他86岁去世之前,一直从事新产品的研究,并获得了21项专利。父亲对产品的追求、对研究的热情以及努力的姿态,从小就被铃木镇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他从父亲那里得到很多东西。父亲不仅有不断研究之心,还有诚实的态度。父亲不断用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而且用语言在思想上有意识地教育他:“如果遇到不熟悉的人,应该先说‘您好’。”还说:“应愉快地处理人际关系,要懂人情,要充满爱,要学会调和,要善于开拓命运,要抓住有利时机,等等。”铃木镇一认为,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至死也不后悔、也不停止,而是慢慢地、专心致志、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下去。父亲的教导及其一生的行动,成了铃木镇一思想和行为的基础。

(4)家庭关系。

几乎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切身地体会到,和谐、融洽的家庭有利于孩子或家庭中任何一位成员的身心健康;而不和谐的家庭,对家庭成员尤其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都表明,超常儿童的家庭日常生活是愉悦的,是充满爱心的。其家庭成员之间一般都能够相互尊重、关心和信任,家庭气氛和谐。父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也善于运用最适合的方法教育孩子。他们对孩子既严格要求又充分信任,使他们能心情愉快地游戏、活动、学习。父母与孩子可以平等地畅谈思想。这样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其智力的发展。

(5)家庭支持。

美国心理学家米哈利·捷克斯恩特米哈伊针对家庭环境如何影响年轻人的进步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在研究中,他找到了衡量这些家庭的两个标准:其一,要看这些家庭对学习的促进程度,指的是父母提供的学习机会和对子女受高等教育的期望值;其二,要看这些家庭对孩子的支持程度,这是指家里为子女提供多少帮助以及家庭的结构。

衡量家庭支持有两大主要标准:一是大量智力上的刺激和培训;二是彼此支持的家庭结构。

超常儿童的家长往往会不遗余力地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培养能力。所有长期跟踪研究都表明,在孩子的才能培养过程中,不断积累的家庭支持会使孩子在智能上与普通孩子的差异产生从量变达到质变的飞跃(Freeman,1993)。这也是豪(1990)所说的滚雪球效应。

2。民主的养育方式

养育方式是指父母对待孩子、传达给孩子的一系列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氛围。在这种氛围中,父母的行为得以体现。实践中,父母的养育方式是由父母的个性、智力、养育观和他们自己童年的经历等许多复杂因素决定的。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性格和智力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现代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伯恩斯坦说:“父母造就了人。”

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Baumrind)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到90年代,通过广泛的研究,发现父母养育子女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后来,麦考比(Maccoby,1983)又将放任型分为溺爱型和忽视型,从而形成了四种类型的教养方式。对此问题,我们曾在第五章有过较详细的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3。对孩子才能培养的重视

这里我们需要大致地介绍一个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多元智能”的研究,他在研究的实践中发现,对于人才来说,如果仅仅用传统的数理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进行评判似有不公,因为人不可能只有这两种智能。为此,加德纳先生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他的结论是:人可以具有不同的智能,包括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交往智能、运动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反思智能等。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最重要的三点启示:一是告诉我们,仅仅用传统智商测验的方式来判断是否超常儿童是不全面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之处;二是告诉我们,个体各个智能之间是互相促进的,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势智能,以优势智能带动、引导和促进弱势智能的发展;三是告诉我们,儿童的多种智能应该在其幼年时期进行培养,如果过了一定时期,其优势智能会弱化,而且它们的发展都是不可逆的。

家长要充分地了解这些理论,注意培养超常儿童多方面的才能,让孩子的多种才能之间互相促进,使其更好地发展。

4。能付诸实施的培养计划和有效措施

现今,家长对孩子的重视和培养是空前的,因而许多家长都在孩子出生后甚至出生前就已经对其未来进行了规划,设计了一些家长认为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这些都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关键的问题是,家长能否将自己的计划、规划、方法、措施等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一一地实践,并且在实际实施和操作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汲取他人家庭教育的优秀经验,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等,从而真正地实现对超常儿童的科学培养。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