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原则 > 二家庭生活方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第2页)

二家庭生活方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第2页)

(六)家庭的学习方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习活动不仅发生在家庭内部,也发生在书店、书亭、报摊、图书馆等社会场所。据有关统计表明,到书店去的频率为“每一两周一次”,最有利于学前儿童创造性的发展。家长经常带孩子去书店,容易引起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这对“孪生姐妹”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亲子阅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孩子的心灵需要书籍去滋养,孩子的心灵更需要父母来慰藉。有许多父母常常不知如何与孩子沟通,其实,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与孩子一起讨论书中人物的种种表现并进行故事表演,或以美术、音乐、手工制作等方式进行创意表达等,都是很好的沟通方式。这样的共同活动不知不觉地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在此过程中,家长既可了解孩子的想法,更可使孩子了解书中人物的处世态度,让孩子在认同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

(七)家庭的家务劳动方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家庭成员以何种方式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家务劳动,关系到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是家庭生活方式的重要方面,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承担家务劳动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由父母或其中一方完全承担;一种是由家庭所有成员分担,包括孩子在内;还有一种是家庭出钱,由家政人员承担。在此,我们更提倡第二种家务劳动方式。这种家务劳动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勇于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使孩子懂得劳动的价值,为其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家长不应包揽全部的家务劳动,而应合理分工、共同承担,将家务劳动作为一种教育孩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思考题

1。如何根据家庭的收入情况教孩子学会理财?

2。谈一谈电视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利与弊。

3。如何看待家长带孩子追求名牌的现象?

[1]邓佐君。家庭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75

[2]赵忠心。家庭教育学。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8

[3]王芳。论家庭生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一个社会学的视角。中国家庭教育,2004(2)

[4]郑忠梅。城市青年家庭:新的生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青年研究,1998(3)

[5]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朱力,等。社会学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0

[7]王芳。论家庭生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一个社会学的视角。中国家庭教育,2004(2)

[8]王芳。论家庭生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一个社会学的视角。中国家庭教育,2004(2)

[9]朱力,等。社会学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6

[10]王芳。论家庭生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一个社会学的视角。中国家庭教育,2004(2)

[11]王芳。论家庭生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一个社会学的视角。中国家庭教育,2004(2);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

[12]邱莉。试论家庭生活方式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广西教育,2004(3)

[13]马志国。家庭生活方式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家长,2004(10)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