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学前比较教育学的核心研究方法是 > 第六章 日本的学前教育(第1页)

第六章 日本的学前教育(第1页)

第六章日本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日本学前教育的背景与发展

日本近代教育发端于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学前教育从明治九年(1876年)第一所幼儿园创办算起,共经历了明治(1868—1912年)、大正(1912—1926年)、昭和(1926—1989年)、平成(1989年至今)四个时代,依据日本学前教育在这四个时代呈现出的不同发展特点,可以将其发展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①初步创立期(1868—1913年):这一时期随着日本本土文化、中国文化和西洋文化的相互碰撞,皇道主义、儒家思想和欧美民主自由国家主义思想的交流,日本正规的学前教育萌生并逐渐受到重视,探索发展前进之路。②初步发展期(1914—1935年):有了前一阶段的探索和积淀,日本学前教育在这一时期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学前教育开始快速发展,幼儿园、保育所和入园幼儿数量增加迅速。③战时发展期(1936—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学前教育一方面发展迅速,且发展日益制度化;另一方面受到战争波及,带有浓重的军国主义色彩。④战后复兴期(1945—195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学前教育从混乱状态中逐渐恢复,从各方面进行了改革。⑤平稳发展期(1956年至20世纪90年代):这一阶段,日本颁布了较多的学前教育相关法令,制订了《幼儿教育振兴计划》,政府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在教育内容、师资等方面进行了一次次的修订,促进了日本学前教育平稳发展。

一、1868—1913年:学前教育的初步创立期

(一)历史背景

从政治上看,19世纪后半叶,明治天皇时期的日本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史称明治维新。明治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日本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从经济上看,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主要针对两个方面:对内奖励扶持;对外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并派遣人员出国深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管理经验等。这些措施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从思想上看,在明治时期,与封建思想对立的自由主义思想、个人主义思想、国家主义思想被陆续介绍到日本,在文明开化的风潮之中,明治政府对教育制度也进行了种种改革尝试,逐步建立了近代的日本教育制度。

从教育上看,这一时期颁布的《学制令》废除了藩校和寺子屋两个系统的学校,将一切学校集中于国家管理之下,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1890年颁布的《教育敕语》,将日本古典著作儒家思想和西方现代道德观念相结合,成为日本教育纲领和国民教育的基础,标志着以天皇制为核心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得以最终确立。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

1。创建学前教育机构

1876年,日本第一所幼儿园“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现名“御茶水女子大学”)在东京成立,它也是日本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以当时的美国幼儿园为模板建立。但由于费用高昂,这所幼儿园仅为上层阶级儿女服务。

1890年,民间人士赤泽钟美夫妇开设了日本教育史上第一所托儿所,满足了当时大批妇女就业后无人抚养儿童、社会上涌现的对儿童抚养服务的需求。截至1899年,日本全国已经有229所幼儿园,入园儿童达到2。2万余人。[1]此后,日本学前教育机构划分为两大类——幼儿园和托儿所,日本学前教育与事业走上新的发展道路,逐渐演变发展为日本今天独具特色的幼儿园与托儿所并行发展的二元学前社会教育机构体系。

2。颁布学前教育法令

这一时期,政府颁布了大量学前教育法令,除了1872年的《学制令》外,主要有1882年颁布的增设幼儿园的方针、1899年文部省[2]颁布的《幼儿园保育及设施规程》。1899年颁布的《幼儿园保育及设施规程》是日本多年学前教育实践的总结,兼顾了幼儿园和托儿所两大幼儿教育机构的特点,是日本学前教育走向制度化的重要尝试。

3。自由主义保育思潮涌现

20世纪初,日本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同时,受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潮在欧美兴起的影响,日本一些教育人士提出了与西方新教育相呼应的自由主义保育思想。“自由主义保育”是以儿童为中心的保育,重视儿童的自发活动。

4。私立及宗教幼儿园出现

19世纪后期,由于宗教传播的影响,日本的基督教会幼儿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日本第一所由教会人士开办的幼儿园是美国传教士哈芜于1878年在神户创办的颂荣幼儿园。颂荣幼儿园虽带有宗教色彩,但宗教的色彩还不是很强烈。因此,一般认为,日本第一所基督教幼儿园是美国人波特于1886年在金泽市创办的北陆英和幼儿园。

二、1914—1935年:学前教育的初步发展期

(一)历史背景

1。政治背景:政局混乱,内阁更迭频繁

大正时期,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日本国内政局十分混乱,内阁更迭频繁。1932年“五一五”事件之后,海军大将斋藤实组阁,标志着日本政党政治结束,军部开始握有指导权,日本的政治日益法西斯主义化。

2。经济背景:由战时繁荣走向战后危机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日本经济逐渐转变为军国主义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日本经济陷入了萧条,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更使日本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紧接着,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进一步将日本经济推向危机的边缘。

3。思想风潮:军国主义思想主导

在教育界,1935年的教育刷新评议会和1937年的教育审议会明确提出了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崇尚法西斯主义的日本军人支持下,军国主义成为20世纪30年代日本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4。教育发展:军国主义教育制度确立

1890年,日本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奠定了日本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根基,日本教育的发展走上了畸形的军国主义道路,强调民族主义,加强国家对各类教育的控制。经过明治后期的酝酿,在大正时期的教育改革中,日本军国主义教育体制得到确立,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得到强化。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

受1899年颁布的《幼儿园保育及设施规程》影响,幼儿园数量增加很快,幼儿教育在全国各地很快得以普及。

1926年,文部省颁布第一部独立的《幼儿园令》,标志着日本学前教育实现了制度化,也是日本学前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里程碑。《幼儿园令》对园长和保姆资格、幼儿入园年龄、保育内容等各方面进行了新的规定,大大促进了幼儿园的普及和发展。

由于政局混乱,公立幼儿园受到一定影响,大正时期日本已形成私立园占优势地位的特点。这一阶段,按佛教、基督教主张兴办的幼儿园也得到很大发展,一些外国传教士在日本创办幼儿园和保姆培训机构,也是日本私立幼儿园增加的原因。

从明治后期开始,《教育敕语》的绝对主义教育思潮渗透到整个教育领域,学前教育也开始被笼罩上军国主义精神。虽然这一时期也出现以科学、实证主义来反对精神万能,反对以《教育敕语》为理念的教育的对抗性研究运动,但最终抵挡不住军国主义势力。

自由主义保育思潮、杜威的教育思想、蒙台梭利教育思想、设计教学法纷纷传入日本并得到推广,日本学前教育在国际各种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1936—1945年:学前教育的战时发展

(一)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战争的影响,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遭受严重的打击,大量学前教育机构被毁坏、倒闭或停办,大城市中的学前公共教育濒于停顿状态。在教育思想方面,国家主义的色彩也渗透到日本学前教育中。这个阶段的社会特征具体表现为:政治上,政局动**,军部掌握指挥权,对外发动战争;经济上,状况混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思想上,军国主义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教育发展上,军国主义教育体制进一步强化。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