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强园长既是管理者,更首先是教师的意识
一名优秀的教师未必是一名好园长,但一位好的园长必定首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而事实上,多数在岗园长都是从优秀骨干教师中走出来的,许多园长都具有丰富的一线班级教育经验,特别是许多园长既是园长,也在专业上成长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甚至是特级教师,这对于有效推动课程的实施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许多幼儿园,园长都非常关注一线教学,经常带领教师进行研究课的研讨,与教师一起参与备课过程、教研过程,并给予教师们高屋建瓴的指导。在教师们的心目中,园长是专家型教师,园长要始终坚定的站立在课程实施的一线,和教师们一起进行课程教改实践,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引领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行政工作的日渐繁杂,有的园长渐渐地从一线远离,将更多精力投身于行政事务工作,这直接影响了园长对课程的领导,影响了园长对于课程实施的有效推动。
为了有效地推进课程的深入推进,我们倡导改变以往园长抓总体,抓宏观,实际多忙于行政事务的做法,树立园长既是管理者,更首先是教师的意识,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为出发点,带领主任一起梳理教学常规管理;带领教师一起研究设计课程计划、整体课程内容设置,研究学科特点,分析关键经验,梳理一日常规,深入班级观摩幼儿在活动区的活动;带领教师一起分析幼儿发展现状,研究幼儿,探讨下一步发展方向,尤其狠抓教育质量,狠抓教学的有效性,反复研磨,真正让教师们在对比中获得提升,朝着更优化的课程迈进。
案例通过班级诊断提升干部团队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为了有效帮助干部深入一线发现解决真问题,提高干部团队教学领导力,推进《指南》的贯彻和实施,我园立足实际问题,申报了“通过班级诊断提升干部团队教学领导力”的研究项目。
一、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园长领导制定干部深入班级半日活动诊断记录表,明确诊断内容。
对教师进行班级诊断,需要一定的依据,所以我园项目实施第一步就是根据《指南》及《北京市半日评优标准》制定《行政干部深入班级半日活动诊断记录表》,表格包括幼儿管理、教师管理、班务管理三大方面,囊括幼儿文明礼仪、生活照顾、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课程执行、师德素养、工作状态、精神面貌、保教配合、班务管理各个方面的内容。记录表由园长带领主任共同商讨制定。
第二阶段:根据诊断表格,园长带领团队集体深入班级进行问题汇总。
根据表格内容入班定期不定期地进行亮点发现、问题扫描,经过筛查发现很多问题,对于一些简单的、个别性的问题我们都及时与班级沟通,进行了解决,而突出的、典型的、有价值的问题则由园长带头集体研究解决。
对于共性问题——集中研究解决
对于个性问题——园长或主任个别指导解决
第三阶段:立足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方案。
形成典型问题后,园长组织班子集体对问题进行分析诊断,寻找成因,并根据问题难易程度、成因不同制定不同的干预措施。
第四阶段:总结提升,撰写项目工作总结。
二、探索解决班级问题的新思路
以前面对班级中的问题我们总是习惯自己去解决,但是依托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的问题,成因不同,解决方式也应不同,方法得当,问题才能得到真正解决。
1。对于经验性问题——园长协调挖掘幼儿园自身优势资源,开展同伴学习。
如我园的小四班,接班时班长只有两年工作经验,而班级其他教师更是只有一年工作经验或没有工作经验的新教师,这样的一个班级各方面工作能跟上大家吗?新提的班长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她能进行好班级管理吗?进行班级进行诊断时,我们发现这个班级整体工作执行力弱,班级中存在多项问题:保教配合不协调,工作效率不高,教师间配合存在漏洞,教师精神状态拘谨,不苟言笑,幼儿整体情绪状态也差,与其他班级相比哭闹现象突出,而造成此局面的原因即在于该班级班长新上任,工作经验及技巧缺乏,整体班级管理能力弱。
针对该班级的现状园长带领班子集体研究,并根据不同的问题制定了不同的、多维度的干预方式。
第一,园长谈话——指出问题。对于有班级配合问题的园长会亲自找班长及成员集体分别谈话,了解每个人的想法,帮助解除相互之间的隔阂,希望他们能有效分工、友好帮助,而对于实在不能协调的,园长会在倾听教师意愿的基础上,调整班级教师,实现班级教师之间最优化的搭配。
而同时园长也告诉老师们:孩子本性好动活泼,与严肃不善言辞的教师相比,他们更喜欢活泼、有感染力、开朗的教师,教师过于严肃会导致班级氛围沉闷,即使我们性格内向,为了孩子我们也要大胆突破自我,展示出自己活泼的一面,与孩子们真正玩到一起,这样整个班级都会很有活力。这是幼儿对我们幼儿教师的独特需求。
第二,看视频——引导对比发现问题。在前期进行问题扫描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幼儿园有几个班长,他们既有经验,又是园所骨干,更是班级管理能手,带出了一批批好的新教师,整个班级在他们的管理下分工明确、合作和谐,保教质量高,为大家所公认。为帮助弱势班级成长,园长带领项目小组人员将优秀班级教学、开班长会、处理入园焦虑、班级过渡、各个环节以及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拍摄成视频供大家分享,帮助弱势班级感受优秀班级的课程落实,获得直接的经验帮助。
第三,园长进班——重点帮扶。对问题突出的班级园长亲自深入班级给予直接的指导,言传身教告诉老师如何去做,早来园如何接待,如何站位,面对家长的提问如何巧妙的回答等。比如园长发现某班老师指导活动区有观念问题,总是会手把手地去教幼儿,为此园长亲自进班指导建构区活动,让教师思考到底应该如何介入?介入时和幼儿说什么?让教师明白到底什么是高质量的活动区干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