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为教育涂色园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 四引领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园长课程领导力的升华表达(第3页)

四引领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园长课程领导力的升华表达(第3页)

我是劳动小能手——目标是:通过年级竞赛、园级竞赛的活动感受劳动的快乐,培养幼儿树立自理自立的精神,学会关心他人,挑战自我。

我和图书做朋友——目标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让幼儿收获爱读书、会读书等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我是闪亮小明星——目标是:为每个幼儿搭建成长的舞台,张扬个性、培养兴趣与专长。

二、建立多元互动的人际连接

课程文化是一种教与学的文化,对一个人形成自我认识、获得自我发展有着深深的影响。《指南》提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园级主题活动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共同活动与交往的机会,形成了同伴之间、师幼之间、师师之间、家园之间的多元互动模式。有效地将幼儿身边的所有人际关系连接起来,为共同的主题目标来沟通、协调、联合与合作,同想、同做、同成长。这种人际关系的调动与连接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可能。

在园级主题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家长是活动的合作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小孩子队伍中最进步的小孩子。”在园级主题活动中,我们打破了原有单一的班级活动模式,以“大带小”“平行合作”“全园联动”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

如我是小天使的主题活动中哥哥姐姐讨论怎样去照顾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哭闹时,有很多的眼泪和鼻涕,怎么办?怎样让弟弟妹妹不哭?可以带弟弟妹妹做些什么事?在大带小的活动中,他们每人认领了一个小班幼儿做弟弟或妹妹,学着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对小班弟弟、妹妹的关爱、安抚。看到弟弟妹妹哭了,就帮他们擦眼泪,并且安慰他们:“姐姐带你去玩。”“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你玩我的玩具吧……”小班幼儿很快和他们产生了亲近感、依恋感,有效地稳定小班幼儿的入园情绪。

“连线好朋友”的活动中,教师与中大班的孩子们讨论,有的孩子说:“我想给我认识的欣欣打电话,我们可以一起出去玩。”有的说:“我想再认识一个新朋友。”有的问:“跟不认识的朋友说什么呀?”有的提出:“你不认识,打电话说什么呢?”在孩子们的讨论中,确定了方案。于是,孩子们先认识名片、了解名片的用途,一起商量怎么设计,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自己的名片。在幼儿园通过情景模拟,学会打电话的方法、礼仪和语言。如介绍自己、选择适宜的时间,如何商量见面时间和地点等;孩子们还想到为新朋友提前制作小礼物,准备见面时送出。接着,每个人在神秘魔箱中抽到新朋友的名片。

在园级主题活动中我们看到,幼儿从班集体走向园集体。幼儿人际关系范围被打开后,幼儿园里的哥哥姐姐们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学会了友爱谦让以及怎样照顾别人;小班的弟弟妹妹更快的接纳和融入了新环境,认识了新朋友,学习了新本领;平行年龄的孩子们在材料互换、空间共享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开阔了眼界,认识了更多的好朋友。幼儿园对孩子们来说不再陌生,因为他们认识并可以随时和这里的每一个人打招呼甚至共同游戏。

同样,在园级主题活动中教师的原有身份也被打破,教师从小班级走向大集体。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成熟教师们相互结对开展伙伴行动研究,共同研讨设计园级主题活动方案,相互借鉴与吸纳,共享集体智慧,在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提升教育理念以及综合组织能力,获得了加速成长。

家长从旁观者走向参与者。家长们在参与园级主题活动过程中了解活动的目的意义,发挥自身资源作用,在身临其境中感悟与提升自身教育经验。

可以说,园级主题活动课程最大的价值就是将课程中人的因素充分激发调动起来了,这种激发与调动使课程中产生了多维度的并且十分充分的互动,互动直接作用的结果,就是更好的落实了我园“培养自尊、自信、自主、自立的幼儿”的育人目标。

三、支持品质形成的策略梳理

园级主题活动把幼儿的当前需要作为教育的来源与资源,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形成了积极有效的互动,使幼儿以自由、自愿、愉悦、投入的状态参与活动,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活动中学,通过探索、发现、思考、表现、表达的过程建构经验,形成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为了支持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我们在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梳理出了相应的策略支持,有效的支持幼儿自尊、自信、自主、自立的获得发展。

(一)站在旁边等一等

留出空间观察幼儿,跟随孩子的目光,实施适宜的教育。“快乐图书节”活动开展后,幼儿园鼓励幼儿通过多种途径寻找不同类型图书开办图书展,将幼儿自己收集来的异形书、家庭制作的亲子图书进行展示,并开展孩子们之间图书漂流活动,孩子自由结伴交换图书,带回家与家长进行亲子阅读,形成资源共享。

同时我们还在主题中鼓励孩子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类,每个主题活动之前的调查工作交给孩子们来完成,并根据调查结果协商活动内容。如:“劳动小能手”主题前,请孩子们调查爸爸妈妈、小朋友在家中与幼儿园能做的劳动,让孩子们分析哪些劳动是小朋友力所能及的,再有针对性的设计后面的活动内容,为后面开展多个各小组活动提供了真实的依据。

(二)一定要让孩子有想法

将活动权力给幼儿,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激发幼儿挖掘主题活动的创新点,由他们自己选择和决定活动内容、方式和方法,根据自己自由的意愿去构建活动的规则。在“收获的季节”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在院子中、秋游途中、来园路上……捡到了各种各样的叶子,教师根据幼儿年龄阶段不同,兴趣不同,在小中大班里分别开展了“叶子的秘密”“叶子变变变”“有趣的毛细现象”“拓印叶子画”“叶子的保鲜”“会跳舞的叶子”……探究活动,从问题发起,到寻找答案、再到实验探索,收获成果,在教室的引导下孩子们一步步的又浅入深的开展这个种图同的探究活动,最后依据各探究小组的结论,在幼儿园里开展多项展览,如叶子保鲜方法展、创意叶子画展、叶子的秘密展、生活中的叶子展、各种各样的叶子展……体现了孩子们在各种探索活动中的成果。

(三)让孩子站在最前面

园级主题活动的核心价值是儿童至上,“我”做主人。为此,我们提出:鼓励孩子试一试——发现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满足孩子探索的要求。相信孩子一定行——给幼儿更多的自由探索的时间与空间,支持幼儿有意义学习。(拍拍手……)

(四)让他做他想做的事

孩子们成长的动力来源于兴趣,做想做的事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红红火火过新年”主题活动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商量欢庆新年的方法。孩子们有的说唱歌跳舞;有的说剪纸画画、制作拉花渲染、烘托节日红火;有的说表演乐器演奏;有的建议讲讲“年”的故事、说说“过新年”的儿歌、聊聊“过年”的习俗、学学“拜年”的吉祥话;有的提议同伴间“互换新年礼物”;有的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包饺子”庆团圆活动……系列活动满足了每个幼儿的不同需求。孩子、老师和家长们共同参与其中、享乐其中。

(五)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种不同都各有精彩,我们要为幼儿的不同搭建舞台,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角色,获得归属感。在《我是小明星》活动中,我们本着以上原则,让幼儿“人人展现、人人精彩”,开展了“运动小明星”“创意小明星”“才艺小明星”等系列活动。活动中,教师充分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等待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获得发展。

(六)最后一定要成功:只有成功才能让人感受到付出的甜蜜,付出的过程亦是品质形成的过程

“我是创意小明星”主题活动的主旨为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富有个性化的表达表现,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与熏陶。幼儿根据主题内容选择多样的材料、制作方法、呈现的形式,有目的地进行相关的美工活动,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想法与意愿大胆地进行表达表现,创造出不同于他人、各具特色的美工作品。每个孩子坚持完成自己的作品,培养了孩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有始有终的良好学习品质。

实践证明,通过开展有效的、适宜的园级主题活动,将教育融入幼儿生活,相信每个孩子所具有的潜质,把握适宜的环境、方式、时机与要求,利用幼儿自身的经验点,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引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地发展,可以让孩子成为积极在主动的学习者,真正落实我园的育人目标,形成以幼儿为主体的课程文化,为每一个孩子享有并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保驾护航。

——北京市西城区三教寺幼儿园园长王岚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