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为教育涂色园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 一课程选择原则(第1页)

一课程选择原则(第1页)

(一)课程选择原则

1。宽广性原则

宽广性原则是在进行课程选择的时候要遵循的第一条原则。在进行课程选择的时候,有一个宽广的视野和选择范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园长应当多了解不同的课程模式,深入学习和把握这些不同课程模式的特点、形式及价值。在多方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判断和选择。

资料链接

欧美幼儿园课程模式介绍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和实践始终受着世界上发达国家幼儿园课程理念和实践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各种不同的课程模式频繁引入中国,被中国广大幼教界人士所学习、模仿和改良。以下介绍了几种在我国幼教领域产生较大影响的欧美幼儿园课程模式。

一、高瞻课程

美国的高瞻课程是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理论影响下建构和发展的一种课程模式。高瞻课程对中国的幼儿园课程影响深远,尤其是在活动区环境的创设方面,强调让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学习和发展。高瞻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下。

(一)高瞻课程核心教育理念——主动学习

高瞻课程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主动学习。在高瞻课程里,主动学习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主动学习是幼儿以自己的方式与材料互动的身体活动;其二,是幼儿对身体活动进行反思的思考过程;其三,能够为幼儿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其四,以幼儿的内部学习动机为基础。

(二)高瞻课程框架——实现主动学习

1。一日生活环节。高瞻课程的一日生活环节分为10个部分,如问候时间(15~20分钟),这一时间主要是让幼儿适应从家到幼儿园的转换,给幼儿和成人一些时间分享各自的重要信息;大组活动时间(10~15分钟),幼儿和成人一起玩游戏、讲故事、唱歌、做手指游戏、玩乐器,回顾并扮演特别的活动或节日,等等。这个时间是孩子们参加团体活动,分享和相互学习的好机会。

2。学习环境的创设。在教室里,高瞻课程为幼儿提供各种兴趣区域,有目的、有组织地提供各种材料,并特别提供与当地社区和文化相关联的材料。各个兴趣区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敞开,各种材料都有标示。这种做法有利于幼儿在操作材料时能够将各区的材料联系起来使用,为幼儿的创造力发展提供空间。同时,用完后便于清洁、整理,将材料归位。

3。成人与幼儿的互动。高瞻课程为教师提供一系列的实用互动策略,对师幼互动行为加以引导、规范。例如,如何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互动,如何介入幼儿的游戏,如何鼓励幼儿,如何为幼儿营造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教室氛围。

4。评估系统。高瞻课程的评估系统包括婴幼儿发展评估(0-2。5岁和2。5-6岁)、学前教育机构教育质量评估(教室评估和机构评估)。评估分为主动性、社会关系、创造力表现、运动和音乐、语言和读写、数学与科学“六个领域”。

(三)高瞻课程内容——关键经验

主动学习学什么?高瞻课程分别列出了不同年龄段(0-2。5岁和2。5-6岁)应该获得的关键经验。如2。5-6岁幼儿的关键经验共58条,分为创造性表征、语言和读写、主动性和社会交往、运动、音乐、分类、排序、数字、空间和时间几个领域。教师依据关键经验预设活动,创设教室环境,设计幼儿发展的支持策略,对幼儿的观察记录进行阐释。

——刘晓花:美国高瞻课程考察录(一)高瞻教育研究基金会及高瞻课程简介。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6):16-17。

二、瑞吉欧课程

瑞吉欧·埃米利亚(ReggioEmilia)课程模式源于意大利北部一个小城市的学前教育实践,以其独特的课程实践被世界幼教界广为推崇,在我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课程理念如下。

(一)变化和发展的教育目标

瑞吉欧的幼教模式继承和发扬了很多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其中包括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身的目的”。瑞吉欧的幼教模式正体现了这样一种教育目的观。

方案教学是瑞吉欧幼教课程的主要部分。在瑞吉欧的语言中,方案教学是一种“弹性计划”。这种计划只是提供了一个弹性而又复杂的基本框架,是教师根据自己对儿童的了解以及前期的经验对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做出假设而形成的弹性的目标,是对种种可能性的预测;同时它又是弹性和开放的,教师将根据活动中幼儿的反应以及活动的进程来确定活动的发展方向和课程的目标。一个目标达到之后,又会有新的目标产生,方案活动成了联系一个又一个的目标的纽带。显然,这里的教育目的是变化的,发展的。这种教育目的观让教师认识到活动的发展存在很多可能性,而这种思想上的开放性使得儿童拥有了在一个自由和开放的氛围中创造自己的活动目标的自由。

(二)协商式的教学

瑞吉欧方案教学的确定(开始)、发展和结束阶段都是由教师和儿童共同协商而成的。在开始阶段,教师和孩子讨论,从中了解孩子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并帮助儿童提出有待探索的问题。在发展阶段,儿童以多种方式展开调查,包括实地调查和参观等,并以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而教师不断地给儿童提供材料,不断地观察和记录儿童的情况,并和孩子协商共同发展活动。在结束阶段,儿童以多种形式准备自己的发现和理解,而教师安排一次供孩子交流和分享学习经验的机会,帮助孩子回顾和评价整个活动。方案的发展是教师和儿童协商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过它不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而是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其中的经验是不断重复的,但又是不断提升的。

(三)形成性的评估

瑞吉欧幼教课程的评估主要是根据方案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进行的。

在第一阶段——最初的构想和设计阶段,可以评估“它对于孩子的学习提供哪些可能性?”“它需要哪些资源?”“孩子关于工作的概念有多明确?”“这些计划对孩子的能力适合程度如何?”

在第二阶段——方案的发展阶段,可以评估“工作如何进展”?“哪些问题被提出?”“孩子在工作中,如何应用基本的理论技巧?”

在第三阶段——结束阶段,可以评估“最后的成果如何反映出最初的计划?”“这些想象力与独创性的想法如何具体表现在作品中?”“最后的成果如何反映孩子思考的成长?”

总之,评估是在真实的情境下、在活动的过程中开展的,是动态的、形成性的而不是诊断性的,它不是要对孩子进行比较,或者给孩子贴标签,不是着眼于儿童的缺陷和不足,它关注的是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以及在外界帮助下、在不同情景下能够达到的水平。

(四)贯穿活动始终的记录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