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上能送出稳定、有力、向前按预定方向飞行的球的区域称为“甜点”。在练习中,用球拍的甜点击球,击球的用力能产生最佳效应,手感也最舒服。
甜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位于球拍网弦中心部位的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里有三个具体的点:位于网拍中心的那个点是最佳手感点,球击在这个点上时,手臂感到震动极小;在最佳手感点的下方(靠近拍柄端)有一个点叫作最强弹力点,球若击到这个点上飞出的速度最快;在最佳手感点的上方有一个点叫做最大减震点,球击在这个点上动力最小。总而言之,球击在这个区域里,无论是手的感觉,还是击球的效果都很好,有一种舒服、甜蜜的感觉。若击在这个区域以外,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16。击球时机
在底线击落地球时,最适宜的击球点是在相当于腰部高或略低于腰部的位置上,而在球第一次落地至弹跳后第二次落地的过程中有两个弧段。在此高度,高水平选手大多选迎着球上升的趋势将球回击过去,以争取进攻的时间及力度,称“抢点击球”。抢点击球虽然是打网球的一大要点,但初学者往往很难做到,因为这需要极好的球感、极快的反应和迅捷的步法移动及很强的与球相对抗的能力,这些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长期的训练才能具备。一般练习者多会自觉地选择在球快下降阶段击球,但此时的球却往往已在肩部附近的高度上了,常打球的人都知道在此高度击球是很别扭、很费力的。如此,选择在球的下降段也就是在球处于下降的趋势时将球击回,相对来说就比较安全稳妥。但必须看到,这是相当消极的打法,因为球员经常需要不断地退后再退后,这样不仅增加了发力的难度,而且扩大了跑动的范围。因此,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最好能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抢点击球”的胆量与能力,否则就只有永远躲在底线后很远的地方被动挨打了。
17。击球的有效性
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有个效率问题。学网球也是如此,打网球更是要注重效率,所以我们在这里先探讨一下击球的有效性。
对于练习打网球者来说,如果是以运动为目的,那么只要打到球,就基本上可以说是有效的。但如果是在比赛中,就不一样了,就算你打到了球,但球出了界,此球就是无效的,因为你的目的是把球打到界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击球有它的有效性。有效的击球就是把球打到界内。所以在开始学打网球时,就必须先把球打过网,然后再逐步把球打得更快,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对于想提高技术的中高级选手来说,要使击球更有效,就必须了解基本的生物力学的原理。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发力的机理应该是从身体最大的肌肉开始到较小的肌肉。不是以前所认为的从脚尖到指尖的从下往上。打个比方,身体的发力过程就保是一个涟漪,从中心向四周一层一层地扩展。先是人体最大的肌肉,臀部肌肉,接着是背部肌肉和大腿肌肉,然后是小腿和肩部肌肉,最后到手和脚。所以在击球的时候,如果你不能全力击球,或者感到用了力球却不快,就要检讨一下你发力的机理。认真思考一下你是不是用大肌肉发力了。
18。平衡
平衡也许是在打网球的过程中最易被人忽视,但又是最起决定作用的一个因素。如果一个初学者能在一开始就有右击球时应该保持平衡的概念,他的进步一定是非常明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研究生物力学的科学家发现,人的运动几乎都是弧线的。因为人体是由一块块骨头连接而成,所以人的所有的动作都是在围绕着一个个轴进行的转动而组合成的。
仔细地研究—下职业选手的击球(底线球),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身体就好像是一个轴,手臂先是在臀部然后是在身体旋转的过程中完成击球的。如果打出的球非常有力并有很好的控制,那他们的肩膀一定是平的。也就是说他们处于一种完美的平衡状态。
平衡的身体位置是保证击球质量的首要条件,做到这一点,看上去是并不难,但是在网球运动实践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又不是那么容易。你必须在击球的时候,始终把肩膀放平,头摆正,打低球的时候,屈膝而不是弯腰。如果你每个球都能这么打,你一定是个水平较高的高手了。反之,失去了平衡,你就不能有效地旋转,打的球也就不可能是最有效的了。
平衡对于所有其他的技术来说也是个基础。你在练习的时候如果细心体会,你就会发现,在最平衡的状态下,你击出的球才是最有力的,也就是最有效的。这就是你要追求的状态。
19。移动
要想有效地击球,就要注意在保持平衡的同时迅速地移动。而移动是平衡和有效击球的基础,这看上去很是平常,可怎样移动才是最有效的呢?
一名选手不管其水平如何,有时都会有脚步跟不上的感觉,脚步跟不上就会影响取位,即到不了击球的位置,此时你就不能平衡地击球,并且击出去的球相应也缺乏有效性。
初学者一般是因为不熟识球性,判断不好来球的落点、弹跳和旋转而不能移动到位。但中、高级球手碰到的多是由于球离身体太远或太近而不能移动到位。球离身体太远,只能进行一般的回击,击球质量会受影响;球离身体太近,则来不及让出合适的空间位置,击球质量同样会受影响。
防止脚步跟不上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练腿部肌肉,而练腿部肌肉的最好方法是在打每一个球的时候保持平衡。尽量用相同的动作打好每一个球。这样不但能提高速度、耐力和力量,还能加强肌肉记忆,技术也能得到同样的提高。
20。击球区
击球时球拍和球接触的那个点叫击球点,通常会有不止一个能击好球的点,这些击球点所形成的区域叫作击球区。理想的击球区一般是在身体前面,具体地说是在身体重心的前面。
如何发现自己合适的击球区呢?同样需要多练习,才能找到在击球时感到最平衡,同时也是击球最有力的位置。由于每个人击球时所采用的握拍方式和引拍方式不尽相同,所以即使是同一个技术,每个人的击球区也是不同的。
从理论上来讲,击球点越靠前,击球的力臂越长,击球就越有力。但是如果你在击球时感到身体在向前倾,那你的击球点就太靠前了;如果你感到手臂还没有伸直球就已经飞出去了,那你的击球点就可能太靠后了。
击球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不能在击球区里击球。因为对于一项技术来说,你的每一次击球都应该是在同一个区域,所以建立一个稳定的击球区是非常必要的。从一开始,你就要注意发现自己合适的击球区,并在以后的练习过程中,努力保持在自己合适击球区击球,久而久之,你就能熟练自如并平衡地击球了。
21。角度的运用
比赛中能否较好地利用角度是中级选手和高级选手的一大差别。怎样利用角度,以及何时利用角度是网球运动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与对手底线相持时,你会发现打出的球角度越大,对手回球的角度就越大;如果始终把球打到对方的底线中间,对方的回球就很容易接到。另外,打出的球离球网越近,对方就越容易打出更大的角度,直接得分。这就是击球角度的基本原理。
在比赛中,如果在底线和对方相持的情况下首先打出大的角度,则必须提防对手打出更大的角度。如果对手并不能打出更大的角度,或他对大角度球只有招架之功,那就可以左右调动对方,直到出现机会球而争得比赛主动;如果对方能打出更大的角度,并适应两边跑动,就应该尽量把球回击到底线附近,使其打不出更大的角度,削减其底线优势,或者通过其他方法,比如通过调动对方上网来把握比赛,占据主动。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被对手两边调动、疲于奔命时,要尽量回高球到底线中间,减小对方的攻击角度,并使自己赢得喘息的机会,使对方无法持续攻击,最后情绪急躁而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