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人际沟通与礼仪学到了什么 > 第四课 场所礼仪(第1页)

第四课 场所礼仪(第1页)

第四课场所礼仪

场所是公众进行工作学习、文化娱乐、游览社交等社会活动以及满足生活需求所使用的一切公用建筑物、处所及其设施的总称。场所是礼仪行为最重要的背景,是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物质条件和精神文明的窗口。

一、学校礼仪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学生的行为规范是学校礼仪教育最为重要的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一)课堂礼仪

学生上课是学、思、习、行结合的学习过程。遵守课堂纪律,言谈举止规范,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既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尊重,也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

预备铃响之前,学生应进入教室;铃声一响,应端坐在教室,恭候老师。当老师宣布上课时,全班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若因特殊情况迟到了,应先轻轻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并快速、轻步地走向自己的座位;坐下时,轻拿书包和课本,不要发出太大的响声或做出滑稽的举动,尽量减小对课堂秩序的影响。

2。听讲

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提问或回答问题时,应先举手,老师允许时方可发言;发言时,身体立正,态度大方,声音清晰,用语标准。若对教学有异议,最好课下单独找老师交换意见,共同探讨,要做到态度诚恳、语言谦敬、方式得当。

小故事

给老师纠错

例一:同学们在鸦雀无声地抄笔记。突然,一个同学喊道:“老师,你写错字了!”教室的宁静顿时被打破,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再也没有心思上课了。原来由于老师笔误,将“帮助”写成了“帮帮”。这一声喊叫,使得这堂课一直乱到下课。

例二:老师在礼堂作报告,其中有句话说“竹竿都是圆的”。有位同学悄悄写了张条子传上去。老师看了,很乐意地纠正说:竹竿大多是圆的,但也有方竹和扁竹,老师还当场感谢和表扬了这位同学的指正。

点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在教学中出错时,学生应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场合,采用适当的方式,以商议的语气,谦和的态度指出,不能使老师当场难堪。

3。下课

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须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4。着装

课堂上,学生要衣着整洁、端庄大方,不能赤脚、穿拖鞋或背心上课,更不能袒胸露怀。奇装异服、奢华高档都不符合学生身份和教学场合。

(二)尊师礼仪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一位大学生应有的美德。

1。称呼得体

学生见到老师应主动称呼,如“张老师”,也可称其职务或职称,如“王主任”“史教授”等。学校的行政人员,如果不清楚他的职位,也可称其为“老师”,从广义上讲,学校工作人员都是老师。

2。行为有礼

遇见老师,应微笑致意,主动问候;若相遇在楼梯口、教室门口或狭窄的通道,应侧身让老师先行。进入老师办公室,应先敲门,允许后方可进入;离开时,应礼貌告辞。与老师交谈时,老师若没有示意,学生不可坐下。在老师工作、生活的场所,不可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小故事

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点评:

“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知识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尊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我们点滴的行动中,体现在良好的行为习惯上。

3。听从教诲

“教不严,师之惰。”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之才,老师经常会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教育。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学生要理解并虚心接受,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举动,更不能扭头就走。如果老师话语过于激烈或批评有误,不要直接与老师发生正面冲突,注意维护老师的威信和自尊,可在事后心平气和地向老师做出解释,达成谅解。

4。不忘师恩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凡是教过自己的老师,不管他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要一视同仁,永远记住他们。作为学生,不管身份、地位如何变化,要明白在老师面前永远是学生。有时间、有条件常去看看老师,逢年过节给老师打个电话、寄个贺卡问候一下;尤其是教师节,捧束鲜花、带点纪念品慰问一下老师,这些都会令老师感到格外欣喜和安慰。

小故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