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于说话
善于说话是要求能够准确自如、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图,为此,应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度、言之有礼、言之有趣。
言之有物。即说话力求有观点、有内容、有内涵、有价值。中国有句古话叫“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
言之有序。说话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富有逻辑性,不可杂乱无章,言不及义。
小贴士
相声大师侯宝林认为:“幽默不是耍贫嘴,不是出怪相,现活宝,它是一种高尚的情趣,一种机敏性的反应,一种把普遍现象喜剧化的处理方式。”言之有度。即说话要有分寸感。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不说,话应说到什么程度,这都是很有讲究的。要注意沟通场合、沟通对象的变化,恰如其分地传情达意。
言之有礼。说话的目的是让人接受,所以一定要得体、礼貌。态度要谦逊,语气要友好,内容要适宜,语言要文明。
言之有趣。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语言,幽默是一种最生动的语言表达手法。在说话中若能灵活运用幽默,将会给沟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幽默是一种沟通力。
小故事
“君子动口不动手”
抗战胜利后的一天,上海一幢公寓内传出阵阵欢笑。原来是画家张大千要返回四川,他的学生们为他送行。梅兰芳等名流也到场作陪。宴会开始,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说:“梅先生,您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您一杯!”众宾客都愣住了,梅兰芳也不解其意,笑着询问:“此话作何解释?”张大千笑着朗声答道:“您是君子——动口;我是小人——动手!”满堂来宾,笑声不止,宴会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点评:
张大千简单的几句话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就在于他灵活运用了“君子动口不动手”这一俗语。他用简明、通俗、幽默的语言增强了说话的感染力。
(2)学会提问
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沟通行为。提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可以使一个没有兴趣的听众变成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而要想问得巧,必须善于捕捉信息,把握好时机,掌握恰当的提问方式。
限制型提问。这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提问方式,它能使提问者获得较为理想的回答,减少被拒绝或不接受回答的概率。如待客时,不是问“您想喝点什么?”而应问“您想喝茶还是咖啡?”
婉转型提问。这种提问是在没有摸清对方虚实的情况下,先虚设一问,投一颗“问路的石子”,这既避免因对方拒绝而出现难堪局面,又能探出对方的虚实,从而达到提问的目的。如男孩爱上了女孩,想与女孩交朋友,又不能直说,于是他试探性地问“我可以陪你走走吗?”女孩子若不愿交往,她的拒绝就不会使双方难堪。
启示型提问。这种提问方式重在启示。要想告诉对方一个道理,但又不能直说,通过提问引起对方思考,直至明白某个道理。如老师批评学生时,在指出对方的错误行为之后,常常会接着问“你觉得这样做对吗?”这就是一种启示型提问。此外还可以采用声东击西、欲擒故纵、先虚后实、借古喻今等提问方法。协商型提问。如果想要得到对方的赞同,要使用商量的口吻提问,如“您看,这样改一下之后行吗?”这样的语气会使交谈的气氛很融洽,即使意见不一致,也不会伤和气,而且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3)巧妙回答
有问有答才是真正的交流,在沟通过程中,不但要问得巧,回答也要讲究技巧。
直接回答。针对问题直截了当地予以回答。如问“您看这个方案可行吗?”答“方案制订得完整细致,是可行的!”这种问答是友好、坦诚、直率的,通常在师生间、亲友间、同事间使用较多。
间接回答。避开对方的锋芒,不直接说出答案,而是从新的角度、层面予以回答,让对方从中寻找答案。如问:“吃饭了吗?”答:“我最近在减肥。”
模糊回答。采用一些有伸缩性的、不精确的、可作多种解释的话语或者采取避实就虚的方法来回答。如问“你可曾读过《堂·吉诃德》?”答曰:“最近不曾。”这样的回答避免了根本没读过的尴尬。
以问代答。在一时难以说清楚或者不便回答时,用反问的方法引导对方自己找出答案,如“您认为这么做可行吗?”“您的看法是什么呢?”
避而不答。回避某些不便或不能回答的敏感问题,巧妙地拒绝回答。如一个法国人问一个中国女孩:“你喜欢中国人还是喜欢外国人?”女孩回答:“谁喜欢我,我就喜欢谁。”
答非所问。电影《少林寺》中,觉远对法师不近色、不酗酒的要求都以“能”作答。法师问:“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觉远难以回答。法师高声再问:“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觉远答:“知道了。”这样模糊的回答,表面好似在回答,实际上却转换话题,答案不触及提问的实质,这样觉远既能在法师面前过关,又不违背自己要惩治世间恶人的决心和本意。
小故事
基辛格妙答记者
1972年5月27日凌晨,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四个协定刚刚签署,基辛格就在莫斯科一家旅馆里,向随行的美国记者团介绍情况。一位记者问:“美国有多少潜艇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有多少‘民兵’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基辛格答道:“我不确切知道正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的‘民兵’导弹有多少。至于潜艇数目,我倒是知道,但我不知道是否是保密的。”一个记者急忙说:“不是保密的。”基辛格立即反问道:“不是保密的吗?那您说是多少呢?”
点评:
基辛格用反问的方法使记者陷入自我否定的窘境,从而为自己解除了回答之难。
在人际沟通中,除语言之外,人们还时常用非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兴趣和思想观念,非语言形式是口头沟通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而积极倾听是有效沟通的武器,它既是一种尊重的行为,也能鼓励对方多说话。
小看板
讲话的十大忌讳
1。打断对方的谈话或抢对方的话。
2。说话没头没脑,让对方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