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辨别。教师:“请把红色拿给我。”“请告诉我黄色在哪里?”教师闭上眼睛,“请把蓝色藏起来。”
③发音。教师(指向色板):“请问这是什么颜色?”幼儿:“这是红色。”“请你闭上眼睛。”教师把一块色板藏起来,“请你睁开眼睛,哪块色板不见了?”幼儿:“黄色不见了。”“请问这是什么颜色?”幼儿:“这是蓝色。”
三步教学法在蒙氏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中,三步教学法教孩子们说出使用的工具或材料的名称;在数学教育中,三步教学法教儿童认识数字、符号;在语言教育中,三步教学法可以用来教儿童认识字母,提高词汇水平;在感觉教育中,三步教学法更是被广泛地用来向儿童介绍物品的名称、性质和特点。
三、蒙台梭利教案(展示页)的书写
蒙台梭利教案被通称为展示页,展示页有独特的形式与内容,与普通教案有本质的区别,在教师示范教具前都要详细书写与绘制展示页。展示页有两类,一类是纯文字的,另一类是添加图示的。
第一类展示页由10项内容组成,即工作名称、工作前经验(适用年龄)、操作材料、工作目的、工作步骤、变化延伸、错误控制、兴趣点、指导用语、注意事项,详见表5-1。
工作名称:本次展示教具的名称。
工作前经验(适用年龄):需要幼儿具备什么教具的操作经验后才能操作本教具,或本教具一般适用于哪个年龄段。
操作材料:本次展示需要哪件教具。
工作目的:直接目的,本次教具能直接实现的目标。
间接目的,本次教具间接做的知识或能力准备。
表5-1第一类展示页
工作步骤:操作教具的先后步骤的详细描述。
变化延伸:基于本次操作可以变化的其他相关类似操作。
错误控制:本次展示教具的错误提醒是什么。
兴趣点:幼儿对操作该教具感兴趣的地方。
指导用语:教师在展示教具过程中使用的指导幼儿的语言。
注意事项:操作该教具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类展示页除以上十项外还增加一项图示,即在绘制主要操作步骤时配上照片。一般是比较复杂或抽象的操作会使用这种方式绘制展示页,详见表5-2。
表5-2第二类展示页
任务二蒙台梭利教学活动流程
蒙台梭利教学活动一般包括走线、静寂游戏、教师示范、幼儿操作四个环节。
一、走线
(一)蒙氏教育中让儿童走线的原因
玛丽亚·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指出:“儿童掌握行走的能力,靠的不是等待这种能力的降临,而是通过学习走路获得的。学会走路,对儿童来说是第二次出生,这使他从一个不能自主的人,变成了一个积极主动的人,成功地迈出第一步,是儿童正常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关注儿童自主能力发展的蒙台梭利认为应该把发展儿童走路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因为这是儿童实现独立自主的第一步。
(二)走线形式的由来
蒙台梭利在讲学时曾经到过印度,在那里,她为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文化所吸引。特别是印度的瑜伽对她触动很大,引发了她的灵感。于是,她将其融入蒙氏教育的走线工作中,配合舒缓的轻音乐,使孩子心灵沉寂,专注平静,为孩子一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的需求,走线过程可增强全身肌肉的控制能力,促进肌体的协调,亦可锻炼孩子的意志力,益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走线的音乐可以用播放器播放,也可由教师现场弹奏。
(三)蒙氏线的创建
蒙氏线是一个椭圆线形圈,类似于一个跑道,两边为直线,两头为弧线,可以画上去,也可用宽5cm左右的胶带在地板上贴出一个白色或彩色椭圆形。
图5-2-1
图5-2-2
(四)走线的目的
1。发展平衡感。
2。锻炼大肌肉的协调能力与自我控制。
3。培养秩序感。
4。使幼儿充分集中注意力,稳定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