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回了。”
打好水,她领着孩子们,挑着蚌壳满载而归。
今儿出门早,回到家的时候,刚进下午。
四丫头忙把做好午饭端出来。
“四妹,你去装一背篓菽出来。大炕,你把菽送去里正爷家。就说,这是借给他家的,不是白送的。等他家有了粮食,再还就行。”
“好的,娘。”徐大炕背上装满菽的背篓就出门了。
等大炕回来吃饭的空档,她叫来三个娃开起了蚌壳。
她天不亮先上山,等村里人都上山了,她就回来开蚌壳,就是尽量不让别人看到。
看着仨个崽子开出一颗颗珍珠,林桃觉得躺平等死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蚌壳开完了,而她脚边两只碗也都满了。
剩下刮壳剁肉的活,仨小子不用她吩咐就做上了。
而她呢,也得了空,在堂屋里数珍珠。
这一数,把她自己都吓了一跳。
四百多颗啊!
就是不知道,卖的时候,是论斤呢?还是论颗呢?
这要是论颗卖,那她不是就可以直接躺平了?
这时林桃正沉浸在自己颐养天年的想象里,门外传来四丫头喊她的声音。
她连忙收好东西,出了堂屋。
“娘!大哥去得也太久了。会不会是路上出了什么问题?要不,我和二哥去看看去?”四丫头一脸担心。
“你一个女娃娃,真有事,你又能咋滴?行了,老三和我去看看,老二和你在家把鸡看好。”
说完,她领着三柜出了门。
恰恰这个时辰,正是村人们从山上回来的时候。
找着些吃食的,走路都是抬着头的。
啥也没找着的,垂头丧气不说,走路都是摇摇晃晃的。
甚至还有走几步,就要坐到路边歇半气的。
可是当林桃走过去的时候,村民们都见了鬼似的逃到边上。
就像是离她近了,会遭雷劈似的。
而走在她前的三柜,却把头抬得高高的。
估计这孩子以前在村里,没少受气。
这会儿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
好在小浪村本就不算大,她家小院在村头,里正爷家的院子就在村中间,隔得不算太远。
没一会儿的功夫,她就看到了里正爷家的院子。
仔细一看,自家那傻大儿正盘膝坐在里正爷家门口呢!
这孩子,让他送点东西,他这么坐在人家门口干啥呢?
“大炕!”
林桃一嗓子出去,徐大炕一骨碌从地上弹起来。
“大哥,你在这坐着干啥呢?”三柜不满道。
徐大炕却是指了指脚边的背篓,然后又一脸委屈的指着里正爷家的门:“娘!里正爷他不让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