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老年人沟通技巧课程标准 > 任务二 了解机构养老老人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第1页)

任务二 了解机构养老老人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第1页)

任务二了解机构养老老人的心理特点与行为

案例呈现

孙大爷,78岁,入住于某养老机构快三个月了,某天孙大爷说想回家,不想继续住在养老机构,问其原因,老人回答说:“菜太咸了,口味不好;想吃稀饭;同室老人晚上看电视看得太久,声音太大;想看书,这里没有书;冬天怕冷,衣裤鞋袜不好穿。”

当我们告知孙大爷这些都不是难题,我们都可以想办法解决的时候,孙大爷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孩子们把我丢在了养老机构不管了,我想回家”。

知识准备

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时的主观意愿和心理状态,将直接决定老人在机构居住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主动选择住进养老机构的老人,对机构内的集体生活有心理准备,有的在入住前在家属的陪同下实地参观了解情况,这样即使入住后出现一些问题也能够客观看待。而被动住进养老机构的老人,可能就会适应能力较差,比较消极,不容易融入集体生活。老人的各种心理状态会反映到他们在养老机构内的现实生活中,比如,有些被动住进养老机构的老人可能产生被抛弃感,这就会导致很多负面的表现,如悲观、排斥他人、失落等。

但无论是哪一类,入住老年机构这样一种重新安置的结果都会给老年人带来生活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将会给老年人带来心理上的困扰,也会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住进养老院的老年人,他们经受了一个“角色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角色变换过程中,倘若老年人处理不当,不能很好地认同及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就会产生许多心理和生理问题。而这些在角色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心理不适应问题,经常可以在刚刚进入养老院生活的老年人身上看到,有时甚至在已经在养老院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老年人身上也可以发现。

一、养老院老年人的角色变化

(一)养老院老年人的角色转型

1。主体角色变为依赖角色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衰老,行动有所不便,身体状况特别差的老年人还需要别人对他的日常起居精心护理。另一方面,老年人的记忆力、学习能力也有所衰退,老年人扩大认识世界范围的能力逐渐减弱。进入老年期后,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需要其他人的帮助,需要借助别人来完成以前自己能胜任的任务。于是,老年人逐渐从“主体角色”过渡为“依赖角色”。

从婴儿到成人,人是在逐渐摆脱依赖过程中长大的,可是到了老年期,几十年习惯于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现在不得不时时指望别人,老年人难免有些沮丧,对自己感到失望,这种经常依赖于他人的感觉是老年人难以习惯的。

2。有配偶角色变为单身角色

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大多是在不幸失去老伴以后,为了缓解痛失老伴的悲伤,选择一个新的环境,来到养老院的。这样的老年人,进入养老院后,经历着一个从“有配偶的角色”到“单身角色”的转变。常言道:“少为夫妻老来伴。”一旦痛失老伴,对老年人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这种心情是令人同情和理解的。失去老伴住进养老院后,改变了旧的环境和生活程序,其实是有利于人的内外环境相互适应的。在养老院这个新环境中,老年人更容易建立新的心理平衡。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可多培养老年人的兴趣和注意力,让老年人把主要精力放在关心自己现在的生活和关心他人方面,使老年人在思念老伴的同时,振作精神继续开始新的生活。

3。居家生活角色变为集体生活角色

没有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离退休后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家庭,老年人扮演的是一个“居家生活的角色”。进入养老院后,老年人相应地就从居家生活角色转变为长住养老院的“集体生活角色”。养老院的日常生活与在家的生活有许多不同之处。养老院是一个大集体,往往是几个老年人共同居住在一个房间,一般的生活护理都由护理人员完成。在这个新环境下,有的老年人对于新的集体生活不适应。原来在家基本凡事都能自己做主,可进入养老院后,养老院集体生活往往需要成员之间的迁就和包容,这样才能融洽相处。

4。工作角色变为闲暇角色

工作角色是指有一份工作,担任一个职务,承担一项社会义务;老年人在家里承担的家务,如做饭、带孩子等家务都可以算作是一种工作。单位的工作角色往往能给人带来成就感,工作上的成功又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一个把工作视为生活重心的人在卸任离退休住进养老院后,往往会产生一种很强烈的失落感。家庭的工作角色同样会给老年人带来安慰感。从事家务劳动,是间接地为社会做贡献。有些老年人视做家务为一种乐趣。可到了养老院后,一切工作都不需要做了,连最起码的家务也由护理人员代替。习惯于做家务的老年人对于这种“闲暇”会觉得不舒服。这个阶段,老年人正在经历一个从“工作角色”向“闲暇角色”过渡的过程。如何正确引导老年人顺利度过这一过程。心理学家认为,闲暇的真正意义在于发展人性、发展人体内大量潜藏的可能性,进行创造性的自我发展。简而言之,闲暇可以使人能主动地、比以前更自由自在地选择对自己更有意义的活动,老年人就应该充分把握闲暇时间充实自己的生活。

(二)养老院老年人常见的角色错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特定的情景下扮演着某个特定的角色,并受到这个角色“规范”的制约,它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从而硬性规定了我们的心理。对于养老院的老年人来说,他们经受的角色转变对其心理错位和生理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些老年人入住养老院后常常会出现角色错位,常见的角色错位有以下几种:

1。养老院老年人的角色混淆

在养老院里,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离退休前从事领导工作的老年人经常会无意识间流露出以前“当官”的做派,摆出“当官”的行为举止。在养老院里,别的老年人生活上很节俭,对养老院的水、电都倍加珍惜;而这样的老年人在生活上却大手大脚,经常倒剩菜剩饭,夜晚,房间里的灯光经常彻夜不熄。甚至,对周围的护理人员或其他老年人也常常指手画脚,就像对待以前的下属,一旦别人稍有懈怠就严厉批评。因此,这样的老年人常招致周围老年人的不满,也给养老院的管理带来不便。显然,这种行为是不合时宜的,这样的老年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及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也许有些意识,但还没有在行为上加以改变,还在扮演着以前的“官”的角色。这种老年人不合时空条件和情景氛围,在选择角色行为上的混乱和错位,心理学上称之为“角色混淆”。

2。养老院老年人的角色期待

老年人在进入养老院之前都会对自己的养老生活有一个设想或是憧憬,同时,他人也会对老年人在集体的生活和行为有一个期待。当多数人和个体自己对属于某个社会位置上的角色和行为方式提出某个共同期望时,这便叫作“角色期待”。当老年人现在的生活、行为方式与他原先所期待的角色的生活方式相差甚远时,就难免会产生失望、失落和沮丧的情绪。

有一位老人,曾经是一位高级工程师,生病前,即使已经退休,但找他咨询、指导、检查监督工程的人仍然很多。但当他生病后即使出院了,也没有人去找他了,老人因此感到失落与失用,性格也发生了改变,变得烦躁不安,动辄斥责家人,家人虽不厌其烦,但老人变得越来越不适应。最后老人自己主动要求入住养老机构。当老人住进养老机构不久,又感觉与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相去甚远,他想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对养老机构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极不适应。于是又提出出院的想法,但家人一直不同意,老人因此出现了有时情绪低落、拒绝饮食;有时情绪暴躁、骂人现象;有时还拨打110报警称被子女遗弃。

3。养老院老年人的角色失范

有些老年人进入养老院后,由于不知道该怎样打发时间,整天三个饱一个倒,无所事事,既打不起精神也提不起兴趣,结果身体急剧衰退下去,心理健康也大大失去了旧的行为规范和标准,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建立新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去顺应新的生活方式的状态,可以称为“角色失范”。处在“角色失范”状态,人就会觉得很迷茫,没有方向感,同时会感到自己的精力、活力逐渐在流失,这种感觉是十分痛苦而又无奈的。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个体,要生存发展,与人交往是必然的。人的一生中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建立起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既有正向的、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的、消极的关系。这就像有的人你很愿意与他交往,感到两人在一起时心情愉快,而面对另一些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到压抑或厌恶。因此,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养老院的老年人正处于角色转换之中,人际关系的变动甚大,因而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对老年人的今后生活将有重要的影响。

有一位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前精神还不错,入住养老机构以后身体与精神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认为老人生病了,经过仔细的检查、交流与沟通,老人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到这里来的人就是等死了”。就是这个想法,让老人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让自己以后的人生变得迷茫,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去面对以后的生活,心理上倍感痛苦、无奈与无助,觉得自己很快就会死去。这就是典型的角色失范的例子。

二、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特点

机构养老是老年人养老模式中的一种,选择合适的养老方式进行养老是老年人及其家人安排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家庭生活幸福与否的影响因素之一。无论什么原因,无论老人自愿与否,老年人从熟悉的家庭环境到陌生的养老机构进行养老,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心理的变化。进入养老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其心理变化有正性的、也有负性的。

1。正性心理变化特点

(1)归属感

归属感或称隶属感,指个人自己感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如有家庭,有工作单位,希望加入某个协会、某个团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获得安全感。

老年人离退休后远离社会生活,儿女长大离开家使老年家庭空巢,加上自己行动不便,与亲朋来往减少,这种人际交往的改变是老年人孤独感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失去配偶时孤独和寂寞表现更加明显。除了这些客观因素外,还有老人主观上的原因,有些老人除了吃饭睡觉便是看电视,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容易感到孤独。

有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以后,看见那么多同龄人一起生活在一个院落,有的唱歌跳舞、有的舞剑、有的打球、还有的琴、棋、书、画,个个生活得有滋有味。即使失能老人也总能看到护理人员精心喂水、喂饭、喂药、擦身、洗头,娓娓交谈的情景。老人因此能感受到被这个老年团队所接纳,安全感、幸福感、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爱与被爱都能在这里获得。

有一位老人入住某养老机构前,整天感觉自己无所事事,连说话的人都没有,早上起床就盼着孩子们快下班,孩子们下了班也累了,没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老人总是抱怨孩子们大了翅膀就硬了,不理他们了。有一天,老人一家到某养老机构去看望一位亲戚,一下子就被养老机构里的生活所吸引。由于养老机构床位紧张,老人经过几番周折很不容易地入住了进去。入住养老机构以后,老人非常高兴,逢人便说我终于找到“家”的感觉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