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老年人康复护理制度 > 第二 作业治疗(第2页)

第二 作业治疗(第2页)

六、基本内容

作业疗法主要是根据不同的个体,选择对其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起到一定帮助的适合患者个人的作业活动,并要求符合患者的兴趣,让患者自觉参加,同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另外,还要考虑到患者的文化背景、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选择作业活动的内容极为广泛一般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一)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这是作业疗法师的主要工作之一。因为任何患者在遭受意外或患病后,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常常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例如:个人卫生(洗脸、刷牙、梳头)、吃饭、穿脱衣服、如厕等,需要让患者通过学习获得独立完成的能力,如不能完全独立,也要尽可能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能够部分的独立完成。

(二)功能性的作业活动

功能性的作业活动又称运动性的作业活动,患者无论进行哪一种作业活动都必须完成相应的动作。例如:沙板磨可以通过工作条件的变化,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加负荷,改变动作复杂性,使患者的肌力、关节活动度、协调性、体力、耐力及平衡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高,因此作业疗法师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将种种动作巧妙地贯穿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患者进行治疗。

(三)心理性的作业活动

是通过作业活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一种疗法。例如:偏瘫患者患病后在不同时期表现出否认、不安、急躁、抑郁、悲观等各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作业疗法师应该通过作业活动给患者以精神上的支持,减轻患者的不安与烦恼或给患者提供一个发泄不满情绪的条件,如利用木工、皮革工艺、编织等作业活动,使患者在活动中得以解脱。还要设法创造条件,与患者进行交流,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

(四)辅助具配制和使用训练

辅助具是患者在进食、着装、如厕、写字、打电话等日常生活、娱乐和工作中为了充分地利用残存功能,弥补丧失的能力而研制的简单实用、帮助障碍者使之自理的器具。辅助具大部分是治疗师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予以设计并制作的简单器具,如防止菜、饭撒落的盘档,改造的碗、筷、协助固定餐具的防滑垫、加粗改型的勺、叉,帮助手完成抓握动作的万能袖袋等。又如偏瘫患者常出现有规律性的功能障碍,治疗师设计比较成功的辅助具,有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五)假肢使用训练

假肢是为补偿、矫正或增强患者已缺失的、畸形的或功能减弱的身体部分或器官,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而制作的。上肢假肢常供肩关节离断,上臂、肘、前臂截肤者使用。前臂假肢由机械假手、腕关节结构、接受腔及固定牵引装置等构成。上臂假肢比前臂假肢多出一接受腔和一肘关节。肌电前臂假肢是利用患者残肢的肌电信号,加以放大后控制微型直流电动机以驱动假手各结构的一种新型假肢。装配上肢假肢后需要利用假肢进行功能活动的训练,这个工作由作业疗法师来完成。患者需要反复训练,以达到熟练使用假肢的目的。

(六)职业前训练活动

职业前训练活动包括职业前评价和职业前训练两部分。当患者可以回归社会,重返工作岗位之前,必须进行身体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测定、评价。如果在哪个方面仍有困难,就要通过实际上作训练提高患者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其复职创造条件。职业前评价不仅仅是工作质量、数量、工作效率的评价,而且要对工作的计划性、出勤、对上级和同志的态度等人际关系问题进行全面评价和训练。

(七)娱乐活动

各种娱乐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功能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患者克服消极情绪,增加患者之间的交流。

七、作业疗法处方

作业疗法处方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个人爱好、生活环境、身体状况及残疾程度的评定结果,拟定的作业治疗的计划或阶段性实施的方案。作业治疗处方包括作业治疗的项目、目的、方法、强度、持续时间、频率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治疗目标与项目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职业、身心功能评定结果、个人专长、兴趣及生活条件,明确作业疗法的目标,选择作业疗法的项目和重要训练点。如增强上肢肌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手的精细功能等。

(二)治疗剂量

作业的强度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作业时患者的体力和脑力状况、体位和姿势、作业的材料和用具、技巧、是否加用辅助用具等。制定处方时必须详细具体规定,并在疗程中根据患者的适应性与治疗反应及时给予调整。强度的安排与调整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作业治疗量的选择可参照表4-1的相近代谢当量(METS)值。

表4-1作业活动相近代谢当量(METS)值

(三)治疗时间和频度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安排,一般每次20~40分钟,每日一次。出现疲劳或不适等不良反应时应缩短时间,减少频度。

(四)作业疗法的分析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1。作业活动的分析

在选择作业活动之前,首先要对作业活动的性质、特点、治疗作用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所选择的活动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1)作业性质分析

分析作业是脑力的,还是体力的,是否与病人的病情相适应。

(2)技能成分分析

①运动方面:运动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耐力等;

②感觉方面: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

③认知方面: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表达力、理解力、判断力、计算力等;

④心理方面:独立自主精神、顺应精神、积极性、现实感、自制力、自尊心等;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