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老年人康复护理ppt > 第四 康复工程(第1页)

第四 康复工程(第1页)

第四节康复工程

康复工程是一门为残疾者康复服务的工程技术科学。是生物医学工程的一个分支。其工作内容包括设计、制造和使用各种各样的器具和仪器,用以恢复和代替人体功能,主要是运动和感觉系统的功能。康复工程技术可用在假肢、矫形器、语言交流、视听、居住及工作环境的调节控制,操纵车辆以及学习和职业劳动等领域。

一、矫形器

1。基本功能

(1)稳定与支持:通过限制肢体或躯干的异常运动来保持关节的稳定性,恢复承重或运动能力。

(2)固定与矫正:对已出现畸形的肢体或躯干,通过固定病变部位来矫正畸形或防止畸形加重。

(3)保护与免负荷:通过固定病变的肢体或关节,限制其异常活动,保持肢体、关节的正常对线关系,对下肢承重关节可以减轻或免除长轴承重。

(4)代偿与助动:通过某些装置如橡皮筋、弹簧等来提供动力或储能,代偿已经失去的肌肉功能,或对肌力较弱部分给予一定的助力来辅助肢体活动或使瘫痪的肢体产生运动。

2。分类

根据安装部位分为上肢矫形器、下肢矫形器和脊柱矫形器三大类。

上肢矫形器包括:肩肘腕手矫形器、肘腕手矫形器、腕手矫形器、手矫形器。

下肢矫形器包括:髋膝踝足矫形器、膝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踝足矫形器、足矫形器、脊柱矫形器、颈矫形器、胸腰骶矫形器、腰骶矫形器。

(1)上肢矫形器:根据功能分为固定性(静止性)和功能性(可动性)两大类。前者没有运动装置,用于固定、支持、制动。后者有运动装置,可允许肢体活动或控制、帮助肢体运动。

(2)下肢矫形器:主要作用是支撑体重,辅助或替代肢体功能,限制下肢关节不必要的活动,保持下肢稳定,改善站立和步行时姿态,预防和矫正畸形。

(3)脊柱矫形器:主要用于固定和保护脊柱,矫正脊柱的异常力学关系,减轻躯干的局部疼痛,保护病变部位免受进一步的损伤,支持麻痹的肌肉,预防、矫正畸形。

3。使用程序

(1)检查及诊断: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体格检查,拟制作或穿戴矫形器部位的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情况,是否使用过矫形器极其使用情况。

(2)矫形器处方:注明目的、要求、品种、材料、固定范围、体位、作用力的分布、使用时间等。

(3)装配前治疗:主要是增强肌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提高协调能力,为使用矫形器创造条件。

(4)矫形器制作:包括设计、测量、绘图、取模、制造、装配程序。

(5)训练和使用:矫形器正式使用前,要进行试穿(初检),了解矫形器是否达到处方要求,舒适性及对线是否正确,动力装置是否可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然后,教会患者如何穿脱矫形器,如何穿上矫形器进行一些功能活动。训练后,再检查矫形器的装配是否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了解患者使用矫形器后的感觉和反应,这一过程称为终检。终检合格后方可交付患者正式使用。对需长期使用矫形器的患者,应每3个月或半年回访一次,以了解矫形器的使用效果及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修改和调整。

二、助行器

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器具称为助行器。临床常用的可分为杖类助行器、助行架。

1。作用

(1)保持身体平衡;

(2)支持体重;

(3)增加肌力;

(4)辅助行走。

2。选用原则

(1)明确应用助行器的目的;

(2)全面了解患者情况;

(3)应对患者平衡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

(4)符合患者所处环境要求;

(5)患者需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