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指由于慢性气道阻塞引起通气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是老年人常见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
一、康复护理评估
1。健康史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因复杂,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包括呼吸系统器官组织的老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外因包括吸烟、感染、过敏、及其他理化刺激。其中吸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2。身体状况
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更加突出,症状不典型;反复感染、并发症多。
3。心理社会状况
由于病程较长,且易反复。老年人心理压力大,易出现失眠、焦虑、压抑等心理症状,对治疗失去信心。
4。辅助检查
(1)血细胞分析:伴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2)血气分析: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PaO2)下降,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pH值降低等。
(3)痰涂片检查:并发感染时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
(4)痰培养:可检出病原菌。
(5)胸部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变化,以后肺纹理增多,肺透明度增强,外周肺纹理稀,膈肌下降,心脏垂直位。
5。肺能检查
是判断气流受阻的主要客观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一般用力肺活量(FVC)分别为评价气流受阻的敏感指标和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吸入舒张剂后,FEV1<80%预计值及FEV1FVC<70%时,可确定为气流受阻不能完全可逆。
6。运动能力评估
(1)运动负荷试验:在运动仪(活动平板、功率自行车)上进行运动。评估最大吸氧量、最大心率、运动时间等。
(2)定量行走评估:评估6分钟或12分钟的计时步行距离。
7。COPD严重程度评估
根据呼吸短促程度进行评估:
1级:无气短气急;
2级:稍感气短气急;
3级:轻度气短气急;
4级:明显气短气急;
5级:气短气急严重,不能耐受。
8。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
根据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
0级:虽存在不同程度的肺气肿,但活动如常人,对日常生活无影响,活动时无气短;
1级:一般劳动时出现气短;
2级:平地步行无气短,较快行走、上坡或上下楼梯时气短;
3级:慢走不到百步即有气短;
4级: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即有气短;
5级:安静时出现气短、无法平卧。
二、常见康复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
与气道阻塞、通气功能障碍、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