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老年人康复护理的内容 > 第四章 常用康复治疗和护理技术(第1页)

第四章 常用康复治疗和护理技术(第1页)

第四章常用康复治疗和护理技术

第一节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指通过主动和被动的方式,利用个体自身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并借助于各种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冷、热、水、力等)来治疗疾病、恢复与重建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康复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包括:物理治疗(应用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简称理疗。)、体育疗法(体育疗法或称体疗,是一种医疗性的体育活动,通过特定的体育活动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和恢复机体功能,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运动疗法(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

一、运动治疗

(一)概述

1。定义

运动治疗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以运动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使患者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功能障碍达到恢复和改善的一种训练方法,是物理治疗的核心部分。

2。分类

包括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肌力增强训练、耐力训练、平衡与协调能力训练、体位转换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牵引疗法等。

3。作用

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提高代谢能力、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和恢复运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促进代偿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二)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1。定义

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是指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肉**等多种因素所引起的各种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疗法技术。

2。目的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目的是运用多种康复训练的方法增加或维持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肢体运动能力;保持关节周围组织结构的柔韧性和关节活动的灵活性;促进和丰富关节血液循环,保持机体运动感觉;增强关节软骨营养,抑制或减轻术后炎症及僵硬所致疼痛。

3。常用方法分类

(1)辅助-主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2)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3)主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4)关节松动术;

(5)软组织牵伸技术。

4。护理注意事项

(1)活动前后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注意重要体征、皮温、颜色、关节活动范围的变化等;

(2)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帮助患者做好治疗部位的准备,做好治疗前宣教工作;

(3)治疗过程中患者体位要舒适,被固定的部位要稳定、牢固,并及时记录治疗效果,以改进训练方法;

(4)熟悉每一种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5。具体方法及操作要点

(1)肩关节的训练方法如下

①肩关节屈伸运动训练

a。被动运动:患者仰卧,两臂自然置于体侧,康复治疗师站在患肢侧,下方握住患肢肘部,上方手握住腕部,将患臂经体前在关节活动的可能范围内移至头部即为屈曲,恢复原位即为伸。

b。助力运动或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肩关节屈曲活动方法相同,患者主动用力作患肩上臂经前屈曲到头的活动,当患者肩关节活动超过90°的屈曲时,康复治疗师可给予必要的助力帮助与保护,主动下垂摆动练习法,患者俯卧位于床沿或站立位上体前屈约90°,使患臂放松自然下垂,然后主动用力作前后的摆动,摆动幅度可逐渐增大。

②肩关节外展、内收运动训练

a。被动运动:患者仰卧,康复治疗师站在患肢侧方,下方置于患肢的肘部,上方握住腕部,屈肘经侧方将患臂置于头侧为外展,恢复原位为内收。水平位的外展和内收,患者仰卧床沿,康复治疗师站在患侧,面向患者头部,治疗师的手握法同上,开始为患者屈曲或外展,向患者身体内侧运动超过身体中线为内收,水平向外运动为外展。

b。助力运动或主动运动:患者仰卧位同上,作肩关节主动经体侧方的外展活动或站立上体前屈患侧臂下垂,向体侧作水平位摆动,进行外展内收运动练习,患者于坐位外展肩关节屈肘90°,康复治疗师站在患者侧后方,下方手握住肱骨远端近肘关节部,上方固定肩胛骨腋侧,向外向上牵张肩关节的内收肌群,以加大肩关节的外展活动范围,或者采用患者主动牵张肩关节,患者侧坐在桌旁患肩外展,患臂侧放在桌面上,主动将身体向桌方倾斜,同样可达相同疗效。

③肩关节内外旋运动训练

a。被动运动:仰卧患侧肩外展、肘关节屈曲,康复治疗师的位置和手与屈曲位相同,将前臂转向患者足方为内旋,旋向头方即为外旋。

b。助力运动或主动运动:患者取坐位,康复治疗师在患侧站立,手置于患者肩部,肘部或手腕部帮助其进行肩关节内外旋运动,必要时还可作肩关节内外旋牵张学习,以加大关节活动度。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