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老年人康复护理指导 > 第二 作业治疗(第1页)

第二 作业治疗(第1页)

第二节作业治疗

一、概述

作业治疗是让病人参与不同的作业,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疗法又称劳动疗法,简称“工疗”。作业疗法不仅能促进人体身心健康,减轻或纠正病态状况,为将来重返生产岗位作准备,而且可以恢复与加强病人社会性活动的能力,学习一定的生产技能,帮助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病人感到生活丰富多彩,幸福愉快,从而增进健康,促进从疾病中康复。

二、目的

1。增强肢体尤其是手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2。增加功能活动的控制能力和耐力;

3。调节患者心理状态;

4。改善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提高生存质量,使其早日回归家庭,重返社会。

三、基本原则

1。选择作业治疗的内容和方法需与治疗目标相一致;

2。根据患者的功能状态选择适宜的作业活动;

3。根据个人爱好、兴趣,因人而异的选择作业活动;

4。根据患者所处的环境、因地制宜的选择作业活动;

5。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作业活动的强度。

四、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1)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脑外伤、脑瘫、脑炎、脑瘤术后所致的瘫痪,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脊髓损伤、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

(2)运动系统疾病:如四肢骨折、截瘫、各种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手外伤、软组织损伤等所致的功能障碍患者;

(3)其他系统疾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功能障碍患者,如心肺系统疾病、糖尿病、烧伤、小而精神发育迟缓、先天性畸形、学习障碍以及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等。

2。禁忌证

作业治疗虽然应用广泛,但对于严重精神、意识障碍,且不能合作的患者,急、危重症及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或需要绝对休息的患者,均属于作业治疗的禁忌证。

五、作业疗法的作用

1。促进机体功能改善与恢复

通过作业训练,可增强肌力和增加耐力,改善异常的肌张力状态,维持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防治关节及软组织挛缩与肌肉萎缩,保持各种运动的柔和性、协调性和灵巧性。

2。促进残余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通过训练并安装假肢等,使残余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还可以预防肌肉萎缩、减轻或预防畸形的发生,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等。

3。改善精神心理状态

在疾病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精神异常,通过有益身体健康的作业活动和提供情绪发泄的条件与场所,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调节和疏导,可减轻残疾者或患者的抑郁、恐惧、愤怒、依赖等异常心理和行为。

4。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训练可以使患者重新获得已失去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帮助其建立新的活动技巧,掌握自助具的使用方法,使其在不依赖他人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翻身、起坐、穿衣、进食、个人卫生、行走等活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5。促进工作能力的恢复

患者要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过程,作业疗法则是恢复他们这方面独立性的最好形式。

6。就业前功能评测

可帮助确定较合适的工种,增加就业机会。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