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老年人康复护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 第一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第2页)

第一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第2页)

(二)空巢综合征

空巢是指无子女或子女长大后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这些空巢老人、老夫妇或两代老人居住的家庭就形成“空巢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空巢老人已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老龄化问题之一。

空巢综合征是指老年人生活在空巢环境下,由于人际关系疏远而产生被分离舍弃的感觉,常出现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等一系列心理失调症状。

1。原因

老年人独居时间增多,儿女不在身边,易产生孤苦伶仃、可怜、可悲的消极情绪。传统观念受冲击,有些老人有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对儿女的依赖性强。养老体制不健全,许多老人无法到养老机构安度晚安。老人离退休后生活变化不适应,寂寞等。

2。症状表现

(1)精神空虚,无所事事。

(2)孤独悲观,社会交往少。

(3)躯体症状:受空巢应激产生的不良情绪可导致一系列躯体症状和疾病,如失眠、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等。

3。康复护理措施

(1)首先要鼓励老人的老伴尽可能地关心体贴对方。

(2)子女应理解老人,常回家探望老人,常与父母进行思想感情交流,为父母解决实际问题。

(3)鼓励老人发挥余热,积极参加社区活动。

(4)支持丧偶老人再婚,能相互照应。

(5)必要时接受心理医生指导和心理治疗。

(6)在社区建立专业的老年人心理咨询站和服务热线,全社会建立完善的老人服务网,解决老年人担心遇到突发事件的后顾之忧。

(三)高楼住宅综合征

长期居住在高层闭合式住宅内,与外界联系少,很少到户外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的异常反应,多见于离退休的老年人,冬春季多见。

主要表现在:体质虚弱,面色苍白,四肢无力,不爱活动,难以适应天气变化,性格孤僻,难以与人相处等。可导致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老年肥胖症等多种老年慢性病,也导致老人与子女关系紧张等。

高楼住宅综合征预防和护理:

主要鼓励居住高楼的老人参加社会活动,增加人际交往,加强体育锻炼,根据自身体力、兴趣选择,如散步、打太极拳、做体操等项目。要每天下楼到户外活动一两次,并持之以恒。

三、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进与维护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meh)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1。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目前,国内外尚无心理健康的统一标准,综合国内外心理学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国内的心理学家认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认知正常。这是判断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老年人认知正常体现在感知觉正常、记忆正常、思维正常等。

(2)情绪愉快而稳定。具有健康的情绪体验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能正确判断,客观地评价,消极的情绪要适度的宣泄。

(3)人际关系的和谐。有正常的社会活动,言行举止符合自己的年龄和身份。

(4)适应环境。以正确态度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能积极应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慢性躯体疾病。

(5)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角色特征。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随年龄而变化发展的,有年龄阶段性。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同年龄大多数人相符的心理行为特征。

(6)人格完整,行为正常。心理健康的老人行为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反应是一致的;前后行为是统一的;行为反应的强度和刺激的强度是一致的。

2。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进与维护

(1)帮助老年人尽快地适应离退休后的生活。丰富生活,明确生活的意义,树立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新观念。

(2)知道老年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规律,要有良好的作息,戒烟戒酒,饮食清淡易消化,合理运动,居住环境光线柔和,温度适宜。

(3)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创造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4)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心理卫生服务。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