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一个幼儿是幼儿园全体中的一分子,但在一个家庭中却是其全部。幼儿安全是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幼儿的人身安全、食物安全、运动安全等在幼儿园管理中是至关重要的。
本案例是由幼儿人身安全引发的公共关系危机。在这个案例处理的过程中,园长的系统思考,能够给每一个幼儿园的园长带来启发。从成立调查组织,到针对家长的顾虑、指控进行逐一排查,从而消解了家长的逐个疑问,可见园长从事情发生,到事情解决,到事情长期预警都做了充分准备,因此问题的解决才能如此及时、有效。
案例45一件玩具引发的报警
中一班的东东与大智平时是一对好朋友,经常一起玩游戏。这天,他们为了一件玩具吵了起来。争吵之中,东东在大智的脸上抓了一道伤痕,大智也不甘示弱地抓伤了东东。由于幼儿并没有向教师报告这件事,教师完全不知情,直到双方家长来接孩子时才发现各自孩子身上的伤痕,于是两位家长便吵了起来。教师则认为孩子已经交到了家长手中,幼儿又不曾向她报告,故置身事外,并没有进行调查和劝解的疏导工作,导致双方家长越吵越激烈。东东家长甚至恐吓大智家长说:“如果我的孩子有什么问题,你的孩子也别想活!”结果,大智家长因为这句话感到既害怕又担心而报了警。纠纷发生时园长没在园里,第二天早上园长获悉此事后,立即先向两位幼儿的负责教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再把两位幼儿叫到办公室来,检查他们的伤势,详细对证事情发生的经过,了解他们在事情发生后的反应。园长发现除了伤痕还没有痊愈外,这件事对两位幼儿的心灵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于是,园长约双方家长面谈。园长先代表园方向他们道歉,并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分析双方家长的争吵对幼儿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报案如何使事情的严重性迅速升级,让家长意识到这样并不利于解决问题,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经过沟通,双方家长的敌意少了,关系也渐趋缓和,同时家长也表示觉察到孩子昨日的确寝食难安,失去了原有的天真与活泼,看来孩子的身心的确受到了不良影响。一番斟酌后,家长们都表示愿意销案和解,冰释前嫌。东东与大智看见双方家长握手言和、重归于好,心中的恐惧与不安顿时消失,脸上又露出灿烂的笑容。这起冲突与纠纷在园长的耐心调解下,终于圆满解决。
(案例选自:程凤春,《幼儿园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pp。194~196)
案例分析
园长是幼儿园的管理者,在幼儿园与家庭关系的处理方面,园长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案例中,在面对家长因为孩子之间的小事而发生争执、纠纷后,园长积极地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主动约谈两方家长。面对家长的时候,园长先代表园方向家长们道歉。这也是向家长做出了一个表率:道歉是一种宽容的态度。园长这一举动把家长从敌意带到反思的状态,接着园长用专业知识,分析了事件对孩子身心的影响,最终家长们和解了。园长在处理这件事时,非常巧妙,抓住了家长的心理变化,一点点进行沟通,最终圆满地解决了问题。
案例46究竟是应该开还是应该关?
某幼儿园门口新设了一片大型玩具区,平时有教师定期组织儿童来玩,其他时间不开放。后来发现很多家长不顾园里的规定,翻栏杆进园玩。当时,只是象征性地设计了一些栏杆,其实非常低。也有家长向园领导建议,能不能在晚上幼儿离园时,开放这片大型玩具区,由家长自己带领孩子玩耍。起初,园长不想答应,但是迫于家长的压力,同时也考虑到这片大型玩具就这样放置,确实有些可惜,便答应了家长的要求。但在入口处明确写着“凡是出了事故,一切责任家长自负,与幼儿园无关”。
某日,一位家长带领孩子玩耍时,孩子不慎从滑梯上摔下来,小腿骨折。家长找到了幼儿园,要求赔偿。园领导认为此事和幼儿园无关,理由是此时孩子已经离开幼儿园,幼儿园对他不负有看护的责任,况且园里已经明确通知,离园后幼儿在大型玩具区出了事故,是家长的责任,与幼儿园无关。可家长认为,孩子并没有走出幼儿园的大门,是在园内摔伤的,幼儿园就应该负责;虽然幼儿园贴了通知,但并不表示所有的家长都看到了通知。该家长扬言要去法院告幼儿园,同时还在家长中散布有损幼儿园声誉的话。
最后,幼儿园为了息事宁人,就派人到幼儿家中进行慰问,并承担了部分医疗费。此后,幼儿园再次关闭了大型玩具区,为了防止家长再翻爬栏杆,每天离园时还专派人员守候。事后,园领导召集员工进行讨论,有很多教师认为此事与幼儿园无关,幼儿园不能因为害怕家长告状就放弃了自己的立场;也有的教师认为当时就不应该听从家长的要求而开放这片玩具区域。
(案例选自:张燕、邢利娅,《幼儿园管理案例及评析》,p。264)
案例分析
幼儿园公共关系危机的出现,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细节。滑梯是幼儿园的设施,幼儿园缺乏对滑梯的管理,所以当校区中的幼儿从滑梯上摔下来后,幼儿园便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从而承担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因此,在幼儿园公共关系的管理中,要具有危机的意识,做到未雨绸缪,尽量把问题消解在萌芽状态,从而促进幼儿园的进一步发展。
案例47孩子的手臂脱臼之后
帅帅是某幼儿园的托班新生,入园第二天放学后,大约傍晚7点多,园长接到了帅帅妈妈的电话。说帅帅回家后一直哭闹说右手很痛并且不敢抬起来,现在已经由家人陪同前往医院检查。园长收到电话后,马上联系班主任了解情况。吴老师告诉园长,今天午睡时,帅帅尿床了然后就给他换衣服,换衣服后,帅帅就哭说手疼,吴老师认为可能是孩子睡觉时压到手神经,有点发麻了,所以手不舒服,而且孩子刚入园,情绪并不稳定,哭闹很正常,于是一个下午都在安抚他,晚餐也是由教师喂的。直到到放学时,帅帅还一直说手疼。接园时,吴老师跟帅帅姥姥沟通了情况,姥姥说可能是前天做入园体检,抽血了,所以手还有点疼。
园长一边了解了情况,一边驱车前往帅帅治疗的医院。到达医院后,由于该医院并没有儿童骨科,经两位医生治疗后孩子仍然喊疼,家长要求拍片,了解手的情况,拍片的结果是骨头没有受伤。于是,医生建议到专门的儿童医院就诊。园长带着家长和孩子驱车前往50公里以外的儿童医院就诊。到达后经医生了解情况并检查后诊断是脱臼了,医生解释说,7岁前很多孩子的关节都很容易脱位,有时很轻微的拉扯或在换衣服的过程当中都有可能造成脱臼。随后,医生帮帅帅进行了复位治疗。帅帅并无大碍,医生建议其回家休息。
第二天早上,园长又带着吴老师一同前往帅帅的家里探望,对于教师的照料不够细心导致帅帅受伤了做出真诚的道歉,并表示今后一定会精心照顾孩子的生活,请家长放心。家长对意外发生后园长和教师的积极面对和处理也比较满意,没有提出更多的要求。
(北京市东城区大地实验幼儿园李彩燕)
案例分析
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在案例当中,当孩子的手脱臼后,告诉教师手疼,却没能引起教师的重视。年轻教师对幼儿身体的变化敏感度不高。所幸,园长主动带孩子和家长前往医院治疗,真诚道歉、主动探访,最终得到家长的体谅。从案例中看,园长在管理当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园长应该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意识,更应该加强年轻教师对幼儿护理知识的学习,提高保育水平和质量。同时,园长也要引导教师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例如,小朋友之间不要用力拉扯小手等。教师要多渠道地开展安全教育,如利用一日活动环节、生活场景模拟等,帮助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