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园长指导工作记录 > 第四 与家长沟通的多种方式02(第2页)

第四 与家长沟通的多种方式02(第2页)

导入

“每天在单位能够看到宝贝在幼儿园的活动小视频,心里暖暖的,看到孩子们的笑脸,上班工作都更有劲了。”

“那天早上去幼儿园时孩子情绪不太好,我上班路上心情还一直忐忑不安。没想到8:20多就收到了高老师发来的孩子进餐小视频,看她吃得那么香我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还得感激高老师,真是细心又贴心,为我们家长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呢。”

“每次出差最舍不得的就是孩子,上了幼儿园后他们班每天都发孩子在园活动的照片和文字,而且每个小朋友都会上镜,有时还会发小视频。看到这些感觉自己无论在哪离他都很近,也惊喜孩子竟然有这么强的适应能力,看来家长出差与否对他们没什么影响,只是自己在瞎担心罢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互动被高频率使用。通过短信息收发班级通知,通过博客晒一晒班级活动照片,通过微信传递实时文字图片信息,通过群聊展开话题讨论等。对“80后”家长来说这些沟通途径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拉近了与教师、幼儿园的距离,能够切实解决上班族家长与教师沟通的困境。

网络沟通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在虚拟的世界,人与人之间通过计算机这种客观的工具进行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的交流沟通。网络化是网络沟通的显著特点,网络化使工作更加快捷,而网络资源的共享为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网络互动给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不仅能够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具体情况,还能通过网络互动解决家长的个性需要。

案例19大问题巧解决

班中有个后转入的小男生叫吉祥,吉祥是个小小的闷葫芦,在班中不喜欢和大家说话做游戏。在我看来没有孩子是天生的不合群,孩子刚刚到幼儿园,表现出情绪不是很高涨很正常。随后的几天中他没有按时到园,出于关心我拨通了吉祥奶奶的电话。从奶奶口中得知,小吉祥很怕陌生人,在家中每每提到要去幼儿园,他就会很反感,家中的父母和长辈为了这个事不知所措。为了帮助家长解决这个问题,挂断电话后我想了很多种办法。于是我决定用现如今便捷的电话联系方式,让孩子先从心中接受我。首先我在邮箱中给吉祥妈妈发送了一张幼儿园老师的照片,然后在吉祥不来幼儿园的这几天中,我都会给他打电话,从一开始的拒绝接听到站在一旁按免提键收听,到后来能够在电话中与我进行简单的是和否的对话。我想孩子现在可能习惯每天的这一通电话了,在了解我的外貌长相,熟悉我说话的声音之后,我们就不算是陌生人了。吉祥也试着开始到幼儿园来参加集体生活了。吉祥奶奶身体不好,解决了孙子上幼儿园这个大问题,奶奶才能够安心在家中静养和休息。小吉祥的爸爸妈妈,到处夸赞我的方法有效,大问题巧解决!

案例20小网站大用途

离园时,我发现几个家长在兴高采烈地讲着什么。毛毛妈妈看到我老远就打招呼,她们聚在一起开心地议论着孩子们在剪纸活动中的进步。一个家长神采奕奕地说:“你们是不是都从幼儿园的网站上看到的呀?老师多辛苦啊,园长您可要给点嘉奖。”看来,家长们很关注幼儿园网站的信息。

在幼儿园网站中,我们设置了园所动态、班级博客、游戏天地、成长档案、教师风采、联系我们等十多个栏目。其中,“园所动态”使家长及社会各界充分了解幼儿园的发展及各项工作。“班级博客”将园内的活动展示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家园共育。“游戏天地”将五大领域目标与多媒体游戏有机融合,结合孩子不同年龄的学习特点,开展有趣的网络互动游戏。“成长档案”是由教师将幼儿在园的表现用照片、视频及文字进行记录;或者由家长将幼儿在家中的进步用视频或照片上传到网上,增强了家园之间的互动。“教师风采”将教师在园的工作通过照片和视频展现出来,让家长和社会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和特长。“联系我们”为家长提供各种在线服务及帮助信息,如常见问题解答、在线填写寻求帮助的单子,通过聊天及时解答家长育儿过程中的疑惑。

为了丰富家长的育儿经验,我们还定期请一些幼教专家在网上与家长在线沟通,开展育儿讲座,解答家长的问题。让家长与幼教专家零距离接触,进一步提升家长们的教育理念,使家长的教养行为更加科学有效。

我们还利用网站开展家长调查。我们在线进行了“园所品牌形象调查”“教师教育行为调查”“园所伙食情况调查”,及时获得家长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了解家长的需求,使幼儿园的工作得以不断改进。

小小网站用途真是大!家长们对网站的关注,促进了幼儿园工作的不断创新与提高。幼儿园网站的建设,不仅宣传了我们办园的理念与特色,展示了教师的风采,更促进了幼儿园与家长及社会的交流,密切了家园关系,让家长成为幼儿园最好的合作伙伴。

目前在幼儿园网络沟通的方式除了幼儿园网站还有班级的博客、微博、QQ群、电子邮件、微信、飞信、短信、校讯通这几种,而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博客、微信和电子邮件。

(一)博客

博客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信息发布渠道。可以将班级的活动过程、幼儿的生活故事、科学的育儿方法、活动中的精彩照片、教师的教育笔记、家长的教育心得及时记录和发布,还可以提供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相关的知识与资源。通过博客可以系统地展示班级活动内容,可以与家长分享大量的活动照片,既可以让本班家长了解活动详情,也可以增强班级间的互动。既可以满足家长自由表达想法的愿望,也可以让家长以博客为载体与教师、与其他家长进行深度的交流沟通。

如:一次在教师分享了关于阅读活动的内容后,家长在认可幼儿园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同时,还相互分享了在家同孩子的阅读活动及感受。通过交流,家长们不仅对亲子阅读活动越来越重视,也使孩子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阅读范围越来越广泛。

案例21睡前故事乐趣多

睡前讲故事是睿睿和妈妈每天临睡前必做的一项功课。最近,妈妈每天给睿睿讲的故事是“奥兹国童话”。

这是一个很经典的童话故事,故事很长,有上下两册共96章。故事讲述了善良的小姑娘多萝茜被一场龙卷风刮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奥兹国,迷失了回家的路。在那里,她陆续结识了没脑子的稻草人,没爱心的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他们为了实现各自的心愿,互相帮助,携手协作,历经艰险,经历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最终,他们凭借自己非凡的智能和顽强的毅力,都如愿以偿,达成了自己的心愿。

这是一本纯文字的书,我每天坚持给睿睿讲一章或半章,现在已经讲到第十六章“大骗子的魔法”。虽然书中没有任何插画,但在妈妈讲故事的时候睿睿也会跟着一起看。看到他认识的字还会用小手指出来告诉妈妈那是什么字。照片上睿睿指的是一个“飞”字,在告诉妈妈那个字念“飞”。

因为故事很长,所以就会担心孩子忘记了前面的内容,有时就会边讲边提一些前面的问题考考他。如:当多萝茜和几个小伙伴第二次见奥兹时,我就问睿睿:“你还记得狮子第一次见奥兹时奥兹是用什么形象出现的吗?”睿睿回答:“是个大火球。”孩子居然记得!

孩子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但这需要我们家长的坚持,只有坚持下来了才会有良好的习惯。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睿睿妈妈

博文的发布要做到内容丰富,涵盖幼儿活动的各方面;博文保证质量,既反映活动过程,又反映幼儿的发展能力;更新及时,保持互动的连续性;回复讲时效,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解决家长的困惑。

如:同样是在关于家长阅读活动的交流中,教师通过家长的分享内容了解到家长希望孩子得到更多锻炼的愿望。于是在家长的内容后回复“翘楚能给妈妈讲故事了,真棒!老师和小朋友也期待你的故事哦!”回复之后,不但家长表示感谢,孩子也表示明天就给老师和小朋友再讲一遍。当孩子第二天站在大家面前再次讲起《小马过河》时,我们从孩子脸上看到了兴奋和自信,而且通过和家长交流得知孩子的这种情绪一直延续到家中。

案例22儿子给我讲故事

周日的早晨,翘楚在我的鼓励下,拿起一本书,开始给我讲他早已学会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马过河”。他拿起书,给我展示了一下书的内容,然后开始讲故事。

开始时,他眼神中充满不自信,目光游离,无法投入,语言有些含混。当他与我的眼神交流后,开始表现得大胆起来,大声讲起了故事,语言也变得流利。讲完故事,他还不忘有礼貌地鞠了个躬。

我看到了他的进步,希望他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

——翘楚妈妈

(二)微信

现在最热门的网络交流方式莫过于微信,微信是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信息、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因为是通过网络传送,所以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即使是在国外的好友,也可以使用微信进行沟通。

微信的便捷性成为家园联系的主要渠道,但是发给家长的微信中,园长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呢?

首先,确保文字通顺,没有错别字,能清楚表达教师要传达的意思,可读性强;其次,微信用词礼貌、和谐,能换位思考家长看到微信后的感受,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再次,假如微信是发照片或者图片,那么要关注是不是每个孩子都在图片中,因为家长的关注点是自己家宝贝;最后,挑选家长空闲时间发送,一般选择发送微信的时间是中午休息时间或者下班时间,那样家长不会在工作的时候一直忧心幼儿园的事情,影响自己的工作。

教师可以通过微信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实时展示幼儿园活动过程,让家长在工作之余也能随时了解孩子的活动情况。可以满足家长的个性需求,如刚入园幼儿的家长想了解孩子在园情绪如何,平时在家午睡困难的幼儿家长想了解孩子中午是否睡觉,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幼儿家长想了解孩子能否和老师小朋友一起活动等。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将日常活动中拍摄的照片、小视频以单独发送的形式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还可以根据活动需要建立不同的微信圈,让同组的家长不用见面就能共同讨论活动内容,合理分工做好相关准备。这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向家长展示活动的效率,扩大了向家长宣教的内容,更及时地了解了家长的困惑和关注点,使家园的教育能够有效对接。

如:在开展“孝心宝宝”评选活动时,家长在与孩子商量确定参加后,和孩子一起交流孩子的孝心行为,并撰写成推荐材料上传到微信中,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评定,最后用点赞的形式投出自己支持的参选人。通过活动,不仅加深了孩子之间的相互了解,更使孩子在相互学习中更加懂事。

案例23我家的孝心宝宝

我有两个儿子,老大叫李一明,老二叫李梓明,所以在家我们都管他叫二明。二明是个独立的男孩儿,在家自己该做的事都是自己做,不用爸爸妈妈帮忙,生活特别有规律,早睡早起从来不赖床,穿衣、洗漱等日常琐事更是做的井井有条。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