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幼儿园园长指导 > 第三 与家长沟通的策略(第2页)

第三 与家长沟通的策略(第2页)

总而言之,家访为老师和家长架起了一座“心”的桥梁,不仅可以达到沟通家长、教育幼儿的目的,而且完善了教育工作中的不足。老师面对的是很多个幼儿,而对家长来说只有自己的孩子,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寄予厚望,这也给我们老师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多和家长沟通,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共同教育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借助载体,丰富家园沟通的情感性

(一)隐性沟通

1。环境沟通

园长了解到的家长问题、困难、疑惑等可以通过环境进行沟通。如将家长的教育困惑以案例分析形式在园门口的电子屏上进行展示,或在园内书角投放有针对性的报纸、杂志,巧妙引导家长进行阅读,共同讨论热点问题,帮助家长解决困惑。

2。入园登记

入园登记是教师在沟通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留存幼儿及家长的资料有助于教师、园长了解幼儿及其家庭情况,以便日后针对不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入园登记不仅帮我们收集到有关孩子的第一手资料,还帮教师了解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师的教育策略。最重要的是,通过这项工作,家长与班里的教师建立起了良好沟通的氛围。

案例9新生入园登记

幼儿园都很重视幼儿的入园登记工作,它不仅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的基本信息和家长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特别是那些有先天疾病史的孩子,如先天心脏病、癫痫、过敏等,这样幼儿园才能根据孩子的特殊需要给予适当的照顾。如果发生紧急病情时,教师才能及时处理以免延误治疗。

这项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一方面,家长担心如实告知孩子的疾病史后,幼儿园会拒绝接收孩子入园,所以会有意隐瞒;另一方面,教师有时意识不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将填写入园登记当成走过场。

我们幼儿园大班有一个从外地转来的小朋友,入园时家长没有如实告知教师孩子患有先天性癫痫,教师也没有特别注意调查和了解孩子的疾病史。一天午饭后,孩子突然犯病,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班里的教师顿时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幸好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到孩子患病的情况后,保健医生妥善地进行了处理,才避免了意外的发生。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求在家长填写入园登记表时,至少要有三位教师在场,一名招生教师,一名保健医生,一名班级教师。当家长填写登记表时,教师要给予详细指导,特别是保健医生要向家长解释如实告知孩子疾病史的重要性,打消家长的顾虑。我经常会跟教师和家长讲一个事例,有个幼儿园,因为孩子在入园登记时家长没有如实告知孩子的病情,导致一个有先天心脏病的孩子,在幼儿园发病时,因为教师不了解情况,没有来得及处理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这个极端的案例,让家长和教师迅速理解了入园登记工作的重要性。

虽然万事开头难,但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创建家园之间沟通与合作的桥梁,让我们从入园登记开始做起吧!

作为园长要树立教师对入园登记工作的重视,指导教师做好入园登记工作,让入园登记成为家园有效沟通的起点。

(三)传递沟通

1。教师与家长的直接沟通

园长虽然不能与每一个家长进行沟通,但可以指导老师与班中家长进行沟通。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能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同时需要在“传帮带”过程中逐渐积累和总结。一个园做家长工作的风格与园长的领导有直接的关系。园长可指导教师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沟通心态。第一,保持乐意接受批评的心态;第二,坚持教育的信心;第三,与家长保持“共同为孩子”的合作心态;第四,接纳家长,因为他是爱孩子的。

2。开设园长信箱进行书信沟通

园长信箱可以采用传统的书写方式,也可以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园长信箱的设置增强了园所建设的透明度,让家长多一种通道来了解幼儿园,最重要的是让家长感受到地位和机会的均等。

(四)与家长沟通的多种渠道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渠道多种多样,每一种沟通渠道都有它独特的形式与功能,对传递信息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教师根据自己的沟通需求,选择适宜家长接受的沟通渠道,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沟通的积极效果。

家长工作的内容涵盖与幼儿相关的方方面面,只有具有针对性的家长工作才能切实达到解决家长困惑,传递育儿知识和教育方法,传递园所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目的。但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接受水平、教育观念以及对幼儿的期待值、关注点各不相同,所以家长工作不能采取单一的方式,要根据沟通的内容采取适宜的方式。

第一,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半日活动等多种途径,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生活及发展情况,主动听取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建立教师与家长联系制度。教师应根据每个幼儿及其家长的实际需要,采取适当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共同研究教育幼儿的策略。

第三,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丰富扩展教育内容。让家长了解本班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主动参与班级的教育活动。

第四,通过咨询、讲座、研讨、交谈、亲子活动、记录幼儿成长档案及网络互动等方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优化家庭教育水平。鼓励家长相互学习,经常交流育儿经验。

《纲要》通过以上四条内容向我们明确了家长工作的内容。教师在日常开展家长工作时应该在理解家长工作意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