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园长为家长提供方便 > 第二 园长指导家长工作的基本原则(第1页)

第二 园长指导家长工作的基本原则(第1页)

第二节园长指导家长工作的基本原则

导入办公室的沙发

在一次参观学习活动中,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所幼儿园的办公室里没有沙发。原来,幼儿园的行政人员比较少,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行政人员聊天,这所幼儿园规定办公室里禁止摆放沙发。

幼儿园的管理中处处都是问题,看到了其他幼儿园不一样的做法,我开始思考如何营造一个积极的办公环境。我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应该营造一个井然有序而且有利于相互交流的工作环境,办公室里放沙发有利于人与人在轻松的氛围中交流,并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老师与家长聊天,才能了解家长的需要,解决家长的问题,发现幼儿园的不足,在聊天中我们还能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家长会告诉老师预防孩子感冒的小窍门,幼儿园哪些细节做得不够,还有哪些是需要改进的等。园长与教师聊天,可以了解他们生活、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积极调整并有效应对。

记得去年和一位孩子的妈妈聊天,得知她患有黑色素瘤,每天都在艰难地和疾病进行斗争。与此同时,她们家也面临着经济上的巨大压力。那时候,这位妈妈几近绝望,想想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本来就是工薪阶层,上有老下有小,她又不能上班,还要治病。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我和孩子的爸爸聊天的情景。那是交托费的最后一天,孩子的爸爸来到幼儿园,问财务的老师能不能过几天再交。财务的老师说:“我们幼儿园是有规定的,要不我帮您问问园长吧。”就这样,他来到了我的办公室。看到这位父亲疲惫的样子,我能体会到他内心巨大的压力。为此,我们决定免除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切费用。我知道,作为一个父亲,他不需要安慰,但是我提醒他,在家庭遭到如此巨大压力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事后,我跟班里的老师沟通了这个孩子的情况,希望教师平时多注意并照顾孩子的情绪。

可以说小小的沙发上的一次园长与家长之间的交谈可以带给家长无限的安慰与关心。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大多数都是教师直接开展的,作为园长应该做些什么?园长应开拓思路并向保教主任和教师布置家长工作计划,家长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会指引教师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家长支持幼儿园和班级的工作,做好家园共育。那么,教师开展家长工作时应该把握哪些原则呢?

一、尊重原则

在日常的家长工作中,班级教师是组织实施的主体,开展什么样的活动以及如何开展都应该尊重教师的意见,信任教师、支持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从上至下一刀切的做法。另外,园长经常会遇到家长反映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这时既要考虑家长的需要,还要考虑教师的心理感受。为了取得这两者的理解,园长需要摆正心态、冷静应对、积极反思,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才能逐渐消除家长的疑虑,同时帮助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

案例10从幕后到台前

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就要拉开帷幕。在会议上,我像往常一样公布了运动会的活动方案,并给各班布置了任务。老师们按部就班地开始了运动会的筹备工作:练队列、练项目,练韵律操。教师忙碌的身影背后,我隐隐感到他们情绪中的一丝惆怅。

一天中午,在餐厅吃饭时,我听到老师们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只听到张老师说:“我们运动会宣传的是阳光体育精神,在家长与幼儿亲子项目的基础上,应该让家长也参加到活动中来。可以让家长们也进行运动项目的表演,既能为运动会助兴,又能为家长提供展示的平台。通过家长的展示,树立家长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更能激发小朋友们锻炼的欲望。而且家长通过运动还可以锻炼身体,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张老师的一席话,一时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更激发了大家的讨论热情。

张老师的话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幼儿园每年都有很多大型活动,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是保教主任亲力亲为。从活动方案的设计到人员的分配,再到活动的组织。虽然每次活动组织得都很成功,但没有老师们的创意参与其中,老师们遇事不动脑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依赖思想,一切等主任的调派。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该让老师们成为活动的主人,充分发挥老师们的创造力。

午饭后,我和老师们在一起讨论即将召开的运动会,鼓励大家都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老师们热情高涨,兴高采烈地讨论着,从自荐主持人到运动会流程的改变,再到家长参与表演等,老师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最后,我请老师们将自己的建议整理成提案,然后逐一介绍,最后由大家选出最佳的运动会方案。在方案的分享与讨论中,每个人都洋溢着工作的**,每个人都充满着工作的智慧。

在热情与期待中,由教师们自己策划的运动会圆满落下帷幕。我更是收获颇多,我从老师们身上采集到了许多创意的火花,拓展了我的工作思路。园长的使命,就是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发展的舞台,帮助他们成长,为他们喝彩,不断激发教师拥有成就感,建立归属感、责任感及荣誉感,让教师们感受职业的幸福。

案例11家长有意见了

9月中旬的一天,十几位家长约我见面,希望与我沟通。以前,家长也会经常向我提一些意见,但像这次,十几位家长一起找我,还是第一次。原因是大家对中一班的宋老师不满意,认为她没有责任心,不爱孩子,导致孩子们最近特别不愿意上幼儿园。听到这些我很惊讶,因为这和我了解的情况有很大出入。

宋老师工作很认真,照顾孩子细致周到,还承担了大量的公开课任务,得到了专家的好评。于是,我请家长们具体说明老师有哪些事情做得不好,以帮助我了解和分析事情的经过。一位家长说:“孩子总是不想去幼儿园。以前在小班的时候可愿意来了,现在升中班了反而不愿意上幼儿园了,不是老师不好是什么原因呢?”另一位家长说:“以前小班老师经常主动聊孩子的情况,现在我们想和老师聊,她都不愿意和我们多谈。”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一致要求更换教师。

我静静地听着大家的意见,脑中却在快速地分析事情的起因及应对的策略。由于幼儿刚升入中班,教师也随之更换,教师需要一段时间了解孩子,与家长建立信任关系。此时,教师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否则就容易造成相互之间的隔阂与不理解,这才是症结所在。

为了避免增加宋老师的心理负担,我没有立刻就找她谈话,告诉她家长来找我谈换老师的事情,而是让保教主任到她的班级里观察一段时间,了解她带班及与家长交流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同时,还安排多次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亲自感受教师的工作,消除家长因道听途说或按照主观判断而形成的错误想法。眼见为实,当家长亲眼见到宋教师踏实而又细致的工作后,逐渐消除了原来的误解。一个月后,我再次征询家长们的意见,大家纷纷表示对宋老师的理解与尊重。看到事情圆满解决,我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在教师做家长工作出现问题时,园长不是“救火队员”,而是“引路者”,引导老师去思考、分析并实施策略。

二、服务原则

幼儿园是专业教育机构,对幼儿的发展负有责任,同时对幼儿家庭也负有责任。幼儿园做家长工作的目的是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形成家园一致教育,让幼儿更好地发展。在做家长工作中我们要明确幼儿园服务的主体是幼儿,家长是和我们一起携手共育幼儿的人。所以在家长工作中要给予家长知情权,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秉承着服务幼儿,服务家长的原则开展一切活动。家长的教育理念更新了,教育意识提高了,家园共育工作就会顺利开展,幼儿的成长也会更快乐、更适宜。

案例12家长园地的老花镜

家长园地是每个班级的环境一角,在家长园地会张贴一些教育动态信息,借此来指导家长。往往各班都会在版面布置上下功夫,制作得很漂亮,但在展示内容、文字大小、字体选择、辅助工具等方面欠缺研究与思考。为什么要创设家长园地?有多少人看?什么人会看?大家有什么反馈?这些引起了我们的思考。老师们对自己班级家长园地使用情况进行观察,了解使用人群和实际问题,并在一起讨论如何在家长园地给家长提供更便捷的服务。经过讨论,家长园地的内容变得丰富了,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了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了放大镜、老花镜,方便老人看清文字信息。家长园地更新调整后吸引了更多的家长,从环境上做到了服务于家长。

案例13书香满园

如今在离园时间,还能看到幼儿园的操场上、教室里、走廊中,家长与幼儿正一起津津有味地阅读图书,这是幼儿园的图书开放日。而几个月前,这些图书还被静静地锁在图书柜里,珍藏在资料室中。

那是一天早上,我看到中班的一位家长正在给一本图书拍照。出于好奇,我走上前跟这位家长打招呼。他说他的孩子很喜欢幼儿园的图书,而他又不能把这些书都买回家,就想到了把图书都拍下来,回家放在电脑里和孩子一起看。家长的举动触动了我,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我组织老师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反思我们的工作,幼儿园每年都会在图书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为孩子们购买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类图书。原以为书买来了,投放到各班了,孩子们就能受益了;而忽视了该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图书,如何加快图书的流动性,让孩子们都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虽然幼儿园的图书都摆放在走廊的书柜里或投放到班级,图书也是定期更换,但并没有充分利用。大家纷纷提议,成立一个幼儿图书馆,建立借阅制度,允许家长和孩子将幼儿园的图书借回家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图书资源,而且能够增强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于是,我们幼儿园设立了图书馆,陆续投放了一万多册图书,家长、幼儿纷纷都来图书馆看书或者借阅。孩子们比以前更爱读书了,学会了借阅图书,也更加爱护图书。一时间,幼儿园里弥漫着书香。

幼儿园的图书是锁在书柜里,还是自由开放供家长和孩子借阅,小小图书馆里的景象就是最好的回答。不管收藏了多少图书,如果没有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让这里的每个人都爱书、爱读书,随时随地都可以读到自己喜欢的书,购买再多的图书又有什么意义呢?愿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书香,让满园书香伴随孩子们的童年。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