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述:
早上天朗、子越、宇轩来得比较早,我询问他们愿不愿意帮忙把小朋友“十一”粘的国旗重新修补一下?他们都同意了。在整个粘的过程中,天朗始终很认真,当子越提醒他小心时,他使劲点点头;当子越递给他一个胶棒后,天朗马上说:“谢谢。”过了一会儿,天朗的胶棒用完了,他跟宇轩说:“宇轩,你能借我胶棒用一下吗?”当他们马上粘完时,天朗看见宇轩的手压着粘好的国旗,又说:“唉,宇轩,你的手快起来,要不该把国旗压坏了。”都完成后,天朗跑过来说:“静静老师,我们粘好了。”“是吗?谢谢你们。”“不用谢。”天朗说完就跑走了。这时陆陆续续有小朋友来,天朗还说:“你们可别碰坏了。”
分析:
这是天朗和同伴的一次有效合作,没有发生争吵,自己也没有发脾气。原因是他首先能听同伴的建议;其次,在自己出现困难时主动向同伴求助;最后就是能提醒同伴小心做事。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他都觉得很快乐,体会到用有效的方法与同伴沟通带来的好处。
具体措施:
随后,我采取的措施是及时肯定,并让天朗自己说说感受,为什么感到开心?利用与孩子一同布置教室的时机,更多的让天朗与同伴一起做事,并让同伴也能发现他交往时做得好的地方,与大家分享。
记录者:张雅静
八、观察记录8:天朗和小朋友一起排练
幼儿:天朗日期:2009年12月28日上午8:30
地点:活动室
事件:天朗与组员一起排练“小马过河”
细节描述:
吃过早饭,每组的小朋友都在排练自己的新年节目。天朗也在跟他们组的小朋友排练英语剧“小马过河”,这时组长在分配角色:“谁想当小马的妈妈,咱们组多一个人呀?”“那就让天朗扮演吧。”一个组员说。“可他是男孩儿呀?”另一个组员说道。“那就让他当马爸爸吧。”组长说,“天朗,你当马爸爸行吧?”天朗点点头。于是他们就开始排练起来。当讲解员的说起了故事,别人都在自己的位置认真地听着,可是天朗却这看看那看看,讲到小马跟爸爸、妈妈分开,需要爸爸、妈妈叮嘱小马几句话,天朗仍在东张西望,旁边的“马妈妈”碰碰他说:“该你说话了。”天朗这才跟着“妈妈”说起来,后面的表演天朗也多是被别人提醒。
分析:
天朗在这次排练的过程中,始终注意力不够集中,也没有参与同伴的讨论,所以多数是靠组员提醒的。即使在开始组长分配角色时他也没有听。说明他在认真聆听别人说话方面仍有待提高。只有认真聆听了,才能与同伴进行沟通。
具体措施:
我准备利用各种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天朗注意聆听,并教给他一些倾听的方法,适时地提醒他,使他逐渐懂得倾听别人说话。
记录者:张雅静
九、观察记录9:天朗进行角色扮演
幼儿:天朗日期:2009年12月30日上午9:00
地点:活动室
事件:天朗和小朋友一起表演
细节描述:
“比比和朋友”的社会性活动中,我们请小朋友3人一组,来表演珊迪向丽娜和泰加说出自己被吉儿欺负的事情。天朗主动举手要扮演珊迪,于是和他一起表演的小朋友也同意了。请他们上来后,天朗扮演的珊迪坐在椅子上,他还做出不太高兴的样子。这时扮演丽娜、泰加的小朋友走过来问:“珊迪,你好像哭过,发生了什么事情呀?”天朗想了想说:“嗯,嗯,我……我……我不想上学了。”“为什么呀?”“嗯,嗯……”天朗又想了想说:“吉儿把我绊倒了。”“那我们一起去找吉儿谈谈吧。”说着两个小朋友把天朗拉起来走了。
分析:
今天天朗要主动扮演角色,说明他挺喜欢故事内容,自己想感受一下。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天朗基本上完成了任务,尽管表述时还有些不连贯,但是经过思考后也能回答上来,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开始聆听同伴在说什么?与同伴进行了对话与沟通。对于天朗的表现我也进行了及时的鼓励,在回顾活动时,他说今天开心的原因就是与同伴表演,自己也扮演了角色。
具体措施:
利用故事和表演,让天朗在倾听别人说话的同时,更加能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记录者:张雅静
十、观察记录10:天朗的问候
幼儿:天朗日期:2010年1月18日上午8:00
地点:活动室
事件:天朗对我说:“我也想你了。”
细节描述:
今天我来到班上(因上周外出学习没有上班),看见孩子们是那么的亲切,这时桐桐进来,看见我后说:“静静老师,你这几天上哪了?我都想你了。”“是吗,我也想你呀。”“静静老师,我也想你了。”芊芊也跑过来说,我笑着摸摸她,“静静老师,我也想你了。”这时我听到一个很小的声音,我一回头,看见天朗正从我身边走过,“天朗,你也想我了?”我蹲下来问他,他张张嘴,不好意思地点点头。“真的?我也想你。”我摸摸他的小脸。“你知道吗?我见过真的企鹅,在动物园里看到的。”天朗又跟我说起他喜欢的事情。
分析:
我今天真的没有想到天朗也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内心感受了。因为平时天朗很少说这方面的感受,但从他的表情中我能看出他是真心的,这也让我很感动。而后他又跟我聊起他在动物园看企鹅的事情,因为他比较喜欢动物,常常主动说起来的就是他又看到了什么动物。
记录者:张雅静
天朗沟通能力发展的综合性评价2009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