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澳台地区,有香港国际机场和台北桃园国际机场两座国际性枢纽机场,澳门国际机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香港国际机场
图5-55香港国际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位于东经113度54分52秒、北纬22度18分32秒,海拔高度7米,距离香港市区34千米,拥有两条3800×60米跑道,飞行区等级为4F级,三字代码HKG。2010年,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货吞吐量分别突破5000万人次和417万吨,创历史新纪录,其中货运量再次超过了美国孟菲斯国际机场,排名全球第一。
香港国际机场现有两座客运大楼,有停机位96个,有89家航空公司每日提供约750架次定期客运及全货运航班,来往香港及约150个遍布全球的目的地,其中约76%的航班采用宽体喷气式飞机。为满足日益增加的航空交通需求,香港国际机场正不断增添新设施及建筑;随着多项扩展计划完成,香港国际机场正发展成亚洲的客货运枢纽。香港国际机场的发展目标是每年的客运量将达870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达900万吨。
香港国际机场启用之前,香港唯一的民航机场是位于九龙城区的启德国际机场。由于启德机场位于市区,多年以来给城区居民造成很大不便,1990年吞吐量已远超饱和。1989年港督卫奕信宣布兴建新机场及相关配套设施,由于新机场填海修建、造价昂贵,而且工程所需的借贷无可避免会跨越1997年,中方曾经多次批评新机场工程将会对香港特区政府造成财政负担。随后中英两国通过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就新机场的财务安排进行谈判。1991年9月3日,英国与中国签署《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修建香港新机场的协议。
(二)澳门国际机场
澳门国际机场(见图5-56)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内唯一的机场,1995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它是珠江三角洲与世界各地之间的重要桥梁,全日24小时运作。
澳门国际机场位于东经113度35分30秒、北纬22度08分58秒,海拔6米,一条3360×45米的跑道修建于一个条状的填海地段之上,飞行区等级为4E级,三字代码MFM。跑道与氹仔岛上的主楼及空中交通管制设施相连接,与裙楼之间由两条桥相连接,设计客运量为每年600万乘客。
长期以来,由于澳门既无铁路,又无深水码头,人员出入和经贸往来主要通过香港和珠海。澳门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澳门国际机场于1989年正式开工,1995年建成启用。结束了澳门不能直接与世界通航的历史,圆了澳门几代人盼望已久的“蓝天梦”。
澳门国际机场的面积不大,采用人工填海方式兴建,为目前世界上完全建筑在海上的第二个机场。客运大楼面积45000平方米,设计容量每年600万人次,共有24个停机坪(见图5-57),其中四个附设登机廊桥,是珠江三角洲与世界各地之间的重要桥梁。澳门国际机场是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空中客运交通中转站之一,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且可以到朝鲜的直航航班的机场之一。
图5-56澳门国际机场
图5-57澳门国际机场停机坪
(三)台北桃园国际机场
台北桃园国际机场(见图5-58),原称“中正国际机场”“中正国际航空站”,是为纪念蒋介石(字中正)而命名。2006年9月6日,陈水扁“政权”本着“去中国化”目的,将“中正国际机场”更名为“桃园国际机场”。桃园机场位于台湾桃园县大园乡,与台北市相距约40千米,有机场高速直达市区,车程约40分钟,是台湾岛内最大最繁忙的机场。
图5-58台北桃国国际机场
台北桃园国际机场位于东经121度13分58秒、北纬25度04分39秒,海拔高度33米,有3660×60米、2752×45米和3350×60米跑道各一条,飞行区等级为4E级,三字代码TPE。
中正国际机场是20世纪70年代台湾推动的“十大建设”国家基础建设计划里面的一项,于1979年2月26日启用,取代了位于台北市区的松山国际机场,成为台北市的主要国际机场,是当时亚洲最现代化的几个国际机场之一。中正国际机场启用后,松山机场的航班改为岛内航班为主,国际线部分则仅提供零星包机、政要专机起降。2008年起两岸直航后,因为旅客数量剧增,通航后随即取代衰退的岛内航线,成为松山机场的主要航线航班。
台北桃园国际机场现有客运停机坪636220平方米,停机位22个;接驳停机坪132446平方米,停机位8个;货运停机坪169600平方米,停机位15个;修护停机坪206212平方米,停机位20个。
思考与练习
1。空港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根据用途不同,空港可分为哪些类?
3。空港在经济发展中有何作用?
5。飞行区技术等级的数字和字母分别有什么含义?
6。我国第一座4F机场是哪个机场?目前我国有哪些4F机场?
7。简述旅客乘机的流程。
8。目前,世界上空港的管理体制有哪些?不同的管理体制使用情况如何?
9。为什么飞机要防止“鸟击”?
10。机场跑道积水、结冰、积雪对飞机性能有何影响?
11。地面勤务需要的车辆有哪些?各种车辆的作用是什么?
12。空港与航空公司的关系有何特点?
13。什么是空港的容量?名义容量与实际容量有何区别?
14。可采取哪些有效方法减少空港延误和增加容量?
15。空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16。空港规划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