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老年服务伦理与礼仪概述 > 任务一 组织寿庆仪式(第2页)

任务一 组织寿庆仪式(第2页)

第一,选择礼品上面。

老年人讲究礼物的寓意,因此要挑选代表健康长寿的礼品。祝寿礼物,可以送补品、营养品,运动器材也不错。同时,送礼物时还要注意不送老年人忌讳的东西。比如:不能送手表、钟表。因为“送钟”音同“送终”,不吉利;不能送梨,因为“梨”与“离”谐音,意喻分离;不要送伞,因“伞”与“散”谐音;不送鞋,“鞋”与“邪”谐音,不吉利;最好不送灯,“灯”与“蹬”谐音,老人家也是很忌讳的。另外,还要注意不给健康的老人送药品。

第二,言语态度。

为老人祝寿,说话要得体,态度要谦恭。寿辰是大吉大利的日子,因此要以祝贺、颂扬等吉利的语言为主。不要说一些不吉利、老人忌讳的话。另外,老年人处在从社会舞台走向家庭舞台的转变阶段,心理方面丧失价值感,老年人最担心的是“老而无用”,所以给老年人的寿庆态度一定要谦恭,对其的尊敬也是老年人最看重的。

作为活动的组织与策划者,在主持词的撰写及向老人道贺的过程中,应尤其注意一项问题。

第三,着装方面。

出席老人的寿庆活动,衣服的颜色要喜庆,切忌全黑的或者全白的。活动主持人,应着正装,并且注意服装的颜色、款式。

第四,宴席座次的安排。

筹备和策划寿庆活动,座次的安排也很有讲究。老人是寿星,是大家祝福的对象,自然应该坐上座,座次是以靠近寿星接受拜寿的方位为重要席位。应安排寿星的直系亲属、亲戚和贵宾坐在主席位上,其余的则任由坐席。农村则仍讲究席位排列,一般是按长幼尊卑排定席位。

拓展阅读

一、传统文化中对寿诞的不同称谓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长辈过生日时,按不同的年龄使用不同的祝寿称谓。其中六十岁生日称为花甲、耳顺或还乡之年。七十岁生辰称之为古稀、悬车或丈国之年。八十或九十岁生日被称为耄耋或朝仗之年。寿过三位数老人的生日被敬称为期颐之年。

中华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前人们根据汉字造字的内涵、字的结构,针对不同高龄生辰日,用汉字的结构给予了生辰之日更加丰富的内涵及美好意义。在为长者祝寿时一般分为喜、米、白、茶四种。第一种:喜寿,因为草书写的“喜”字字形很像七十这两个汉字字形,故喜字就被用来专门祝贺七十岁的生日,称为喜寿。第二种:米寿,米字的结构中含有两个八字,一个十字,加起来刚好是八十八这个吉利汉字数字,故而,过八十八岁生日就是过米寿生日。第三种:白寿,汉字“百”如果字头少了一横就是“白”字,因而过九十九生日就被赋予了一个充满想象而美好的称谓“白寿”。第四种:茶寿,茶字的结构既是一个神秘的数字之和,更是一个美好的祝愿。茶字草字头为汉字的二十,接着是一撇一捺的八字,下面是一个十字和另外一个八字。二十加八十再加八之总和就等于一百零八这个神秘、美好且充满憧憬的数字。因此,茶寿就属于高寿老人过生日的专用称谓名词。

二、关于寿礼的文化与传说

传统的寿礼,一般有寿桃、寿面、寿糕、寿幛和寿屏。

寿桃:一般寿礼用米面粉或麦面粉制成,如果寿诞逢时,也有用鲜桃。寿桃由家人置备,或由亲友馈赠。庆寿时,陈于寿堂几案上,九桃相叠为一盘,三盘并列。寿桃之说,起源很早。《神异经》中就有:“东方有树,高五十丈,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和核美食之,令人益寿”的记载。神话中,西王母做寿,在瑶池设蟠桃会宴请众仙,因而后世祝寿均用桃。在蒸制面桃时,必用颜色将桃嘴染红。

寿面:相传寿面来源于彭祖。据汉代文学家东方朔记述,彭祖寿长,活至八百岁,是因其“脸长”。脸也即“面”,脸长也即“面长”,后世就用细长的“面”,来预示长寿,将祝寿的面称作“寿面”。寿日吃面,表示延年益寿。旧时,寿面要求长三尺,每束须百根以上,盘成塔形,置以红绿镂纸拉花,作为寿礼,敬献寿星,必备双份。祝寿时置于寿案上。寿宴中,必以寿面为主食。

寿糕:寿糕以面粉、糖和食用色蒸制而成。其形如寿桃,或饰以云卷、吉语等祝寿图案。寿联因男女性别、年龄等不同,措辞、用典也有区别。例如男八十寿联:“渭水一竿头试钓,武陵千树笑行舟。”女七十寿联:“金桂生辉老益健,萱草长春庆古稀。”双寿联:“花放水仙夫妻偕老,图呈王母庚婺双辉”等。

寿幛:寿幛用整幅或大幅布帛题以吉语贺词,祝贺寿辰。一般大小如中堂,多金色或红色。从明代起盛行幛词,并形成寿幛。

寿屏:寿屏是祝寿用的书画条幅,上面题以吉语贺词或寿星老人、寿桃、八仙人画之类。一般为四条幅、六条幅或八条幅联列成组,挂于壁上。也有为雕刻镶嵌的祝寿用座屏或插屏,陈列于几案上。

三、现当代祝寿礼物

当今社会,祝寿礼物仍然可以送食物,如寿桃、寿面、寿酒、寿糕、馒头、肉、蛋、鱼、酒、苹果、石榴、桃等传统的老人过寿礼品。也可选择送生活用品,如衣服、帽子、手杖、软垫靠背椅、老花镜、放大镜等。另外,还可送鲜花和植物花,如康乃馨、兰花、松树、铁树、万年青、寿星草、长寿花,鹤望兰等。农村和生活条件差的地方,有时还会选择送钱。

现代发达城市,给老年人祝寿常送的寿礼有:(1)生日蛋糕和鲜花,(2)老年保健品,按摩器、按摩垫、足浴盆、磁疗器、护膝等礼物,都是很适合的;(3)如可以根据老年人具体的兴趣和爱好,买一些老人喜欢的礼物,比如茶叶、渔具、字画等。

四、寿典时间

民间一般从50岁开始做寿,寿典一般是在逢十的诞生日举行,且如上所说对整十的寿辰有特定的称谓。庆寿要比平日隆重得多。古时候的寿分上中下,100岁称上寿,80岁称中寿,60岁称下寿。还有一种是以120岁为上寿,100岁为中寿,80岁为下寿。旧时做寿还有条件,一是要有孙儿,二是父母已经去世。一个人只要父母健在,哪怕自己已经过了50岁,也不能在家中做寿,只能是做生,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尊亲在不敢言老”。

五、男女做寿的不同习俗

所谓男做“上”,就是做九不做十,如50岁的寿庆在49岁的生日做,60岁的寿庆在59岁生日做,以此类推。女的则恰恰相反,要做满,只有满了50岁、60岁,才做50岁、60岁的生日。这种习俗也叫做“男不做十,女不做九”。它来源于我国的阴阳观念。在阴阳观念中,古人单数视为阳,双数视为阴。

六、特殊的寿礼讲究

在有些地方,老人过六十六、七十三、八十四几次生日时,祝寿礼比较特殊。

六十六占两个六字,象征“六六大顺”,老人和子女都很看重,所以寿礼较为隆重。“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父母六十六岁生日这天,已出嫁的女儿除一般礼品外,还须买六斤六两一块肉,蒸六十六个小馒头为父母祝寿,以报答父母生养之恩。肉与小馒头须父母两人吃,其他人不得分食,否则谓之“夺福”。

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被称为生死坎儿,谚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到了这个年龄,老人和子女都比较紧张,平时对老人加倍呵护,生日时也有个特别的破法,即子女买活鲤鱼为寿礼让老人吃,鲤鱼擅跳跃,吃了鲤鱼,就会跃过这道坎儿,获得平安健康。

拓展训练

刘阿姨,孤寡老人,居住于某社区。今年,正赶上老人家70岁生日。作为社区工作人员,小张要负责为老人办一次有意义的寿宴。

请问:

1。小张该如何为刘阿姨策划一次寿庆活动?

2。策划寿庆活动时,小张应着重把握刘阿姨哪方面的心理需求?

3。在寿宴活动风格上,小张应如何把握和设计?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