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理健康咨询礼仪的五个禁忌
1。心理咨询不是生活帮助。心理咨询是在心理学理论的框架下,双方特殊的人际互动,心理咨询提供的是心理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心理咨询不能提供生活范围的帮助。
2。心理咨询不是社交谈话。心理咨询是在一定的心理学设置、背景下,比如在心理咨询室,遵循时间限制,以来访者为中心,遵循保密原则的新型人际关系。
3。心理咨询不是逻辑分析。心理咨询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来访者信服,而是要用专家的视野说老百姓的话,要多举例子,而不是空谈道理,让来访者心灵获得滋养和成长。
4。要心理咨询不是劝解安慰。心理咨询是让来访者获得心灵层面的成长,让来访者获得自我领悟和力量感,而不是对来访者进行说服、劝解、安慰。
5。心理咨询不是交朋寻友。心理咨询是一种以来访者为中心,在心理学的设置下的促使来访者助人自助的新型互动,双方的互动关系发生在咨询室内,而不是交朋友,获得友谊的过程。治疗师与患者之间是治疗关系,而且应该只限于治疗关系。
二、老年心理健康服务礼仪中的注意事项
(一)始终强调保密原则
老年群体更加敏感,在观念上对心理咨询的顾虑较多,因而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始终不忘向老年人来访者强调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保密的内容,让老年人觉得这个氛围是安全的,能够放松,卸下心理防御,将内心的情绪真实地展现出来。
(二)交谈中吐字清楚、用语通俗、尽量使用普通话
在给老年人进行心理服务时,力求吐字清楚,让对方听清楚,避免使用方言,这不仅是一种礼貌行为,更能够使得心理咨询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因素。
(三)语态上要有修养
在跟老年人交谈过程中,语态要有修养,体现对老年人的尊重。有亲和力、态度和谐、目光慈祥、语气温和,只有这样才能清除老人的阻抗心理,建立信任关系。不可用逼问的方法,也不能态度生硬,强词夺理,还应该避免用教育者的语气。
(四)交谈中不随便打断对方的话
要善于倾听老年人说话,不可随便打击了,或者中途进行插话,让老年人把话说完,意图表达清楚,即使在需要打断的情况下,也一定注意礼貌,委婉一些。
(五)交谈中不可接听手机,随意出门
在跟老年人交谈时,心理服务人员应该将手机调至静音或者关机状态,这个时间是要全身心来关注求助人员的。在交谈过程中,接听电话或者看自己的手机不仅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还会分散注意力,直接影响到心理服务的效果,让对方觉得不舒服,没有被全然关注。也不可在交谈中,被其他琐事所打扰,随意出门。
拓展训练
秦阿姨,64岁,退休教师,老伴很早就去世了。近两年,单身的李叔叔一直追求秦阿姨。尽管秦阿姨也觉得李叔叔不错,但是儿子并不赞同母亲再婚。秦阿姨为此焦虑、矛盾,晚上还经常失眠。社区工作人员小赵,在社区心理咨询室对秦阿姨进行了心理疏导。
以下是小赵和秦阿姨的对话片断:
小赵:秦阿姨,您好!您有什么心理问题就请说吧,我是心理咨询方面的老手了,你看墙上挂的都是我的证书,你放心吧,我会帮助你的!
秦阿姨:嗯,你是心理专家吧,我觉得我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心情不好。况且,自己的事,我也不想让别人知道。
小赵:心情不好就是心理问题的表现,您应该说出来让我帮您解决。
……没过几分钟,秦阿姨就逃的似地离开了心理咨询室。
请问:
1。秦阿姨为什么会离开心理咨询室?
2。小赵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给秦阿姨进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