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科研过程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一)建制度
园长对教科研过程的管理不可能事事亲为,要保证教科研工作的稳步有序开展,要建立科学规划的制度体系,要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具体分工、教科研的工作机制(责任人、时间、形式、监督、考核、成果展示等)、过程性档案管理机制等,在明确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能的基础上,形成常态化的教科研过程管理模式。
案例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幼儿园教科研管理制度
一、教科研出勤制度
(1)教师要准时参加教研活动。如遇特殊情况教师不能参加,请提前填写请假条,交给教研主任批准。
(2)经批准,不能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请提前把填写好的“教研预习表”交给教研组长。
(3)在教研活动后,能主动与同组老师或教研组织者进行沟通,了解教研进展,并按要求跟进教学实践活动。
(4)参加教研活动迟到的教师要真诚地对全体教师表示道歉,以获得大家谅解,并能自觉遵守诺言。
二、教研预习制度
(1)保教主任指导教研组长进行活动目标、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设计。
(2)根据教研活动需要,在教研活动前一个星期(或因情况而定),由教研组长向老师发放“教研预习表”。
(3)教师根据“教研预习表”对相关内容进行充分的思考。
(4)每次教研活动前不需任何提醒,自觉携带“教研预习表”。
(5)教研活动中,根据“教研预习表”内容积极参与分享、研讨。
(6)学期末将“教研预习表”随教研记录交给教研组长进行归档。
教研预习表
三、按需观摩制度
(1)自主确定观摩内容、时间、地点,以满足自己个性化的需求。
(2)到外班要遵守相关班级常规,尊重老师及小朋友,主动与大家问候和再见,不随意触摸活动材料,不大声喧哗影响正常活动等。
(3)认真填写“教师按需观摩记录”,并在活动后主动与进行活动的教师交流,并书写反思日记。
(4)能将学习到的经验主动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不断改进教育教学。
(5)在保证一个学期进行两次“按需观摩”的基础上,教师可因个性要求而主动进行其他观摩活动。
(6)学期末将“教师按需观摩记录”进行装订,交给教研组长进行归档。
四、教研资料归档制度
学期末教师、教研组长进行各种教研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按要求进行归档工作。
具体归档内容如下:
(1)教研组工作计划、总结及教师计划、总结。
(2)教研组活动记录及教师活动记录。
(3)教师按需观摩记录。
(4)读书笔记。
(5)其他。
五、班级共研制度
(1)班长、班级成员是“班级共研”的发起者、组织者、参与者,其中班长负有主要的促进作用。
(2)共研内容要来自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在分享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问题的研讨,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保教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3)班长、班级成员可根据问题研讨进展,主动邀请主任、园长、其他教师或外园人员参加,共同深入研讨,解决问题。
六、专家引领制度
(1)聘请科研专家定期对科研工作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