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就业与创业指导论文 > 三他山之石国内外创业教育(第3页)

三他山之石国内外创业教育(第3页)

15。战略管理:了解引导企业全局的过程、战略和方法。

(2)欧洲高校的创业教育

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份题为《开拓创业文化》的研究报告,选录了在欧盟各国占主导地位的21个优秀创业教育案例,旨在以此促进创业观念和技能的教育,进而为青年创业提供更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和环境。

在报告的《序言》中指出,创业教育是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培育正确的思维方式、增加对于自主创业机会的认知以及提升经营能力来发挥更大的作用。研究报告认为,创业态度和技能比商业活动本身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创业教育的具体内容:一是对创业理念和技能教育的更宽泛的理解,这不针对增加多少新的企业而是针对个人素质方面的提升;二是针对如何推动创立更多的企业。因此,不同层次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标就应该包括:与创业相关的个人素质,例如创造力、主动精神、勇于承担风险和责任感等;提升学生们对自主创业的认识(即除了就业以外还可以创业);提供以成功创业为目标的经营能力方面的培训。三是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里的创业教育(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多数集中在创立新的业务,从而产生形成更多更好的商业模式。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则致力于向学生提供创立和经营企业过程中的具体实务培训,如拟定商业计划书以及捕捉商业机遇的能力等。此外,还应该鼓励创新并扶持新的创业想法成为现实,例如提供专项贷款、办公场所以及开业指导等。这样的培训不局限在商科学生中,提升创业素质对于所有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都有益处。

拓展阅读

欧盟各国创业最优方案

1。维也纳市商业计划大赛(奥地利)

拟定商业计划书是创业培训的基础单元,必须在与企业的互动过程中结合实操来完成。

所有的学生都是同一个学校毕业学年的本科生,比赛的项目是创立一个新企业的《商业计划书》。比赛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在一个跨学科的团队中,如工科的学生与商科的学生搭成一组,完成工作任务,从而提升学生们完善《商业计划书》以及说服未来潜在的投资方的能力。鼓励学生创办企业是大赛的附加值,而提升能力才是第一要务。

2。挪威创业学院的学习计划(挪威)

在国外开展与企业的互动有利于提升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项目的初衷在于通过跨学科成员的协作,来帮助工科学生提升创业能力。当然,这样的项目也适用于商科学生。培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春季学期向学生讲授与创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并为其在夏季的实践活动打下基础。第二阶段,在夏季学期用三个月的时间在国外实岗工作,地点可能在旧金山、波士顿、新加坡或者上海。经过筛选后的学生要到新成立的公司实习,还要在当地的合作院校补课并撰写《商业计划书》,而这样的高强度、超常规、跨文化的极具挑战性的项目对于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和潜能作用十分明显。第三阶段,学生返回挪威后向学校的创业基金和其他投资机构申请资金,从而尽力创办自己的企业。

3。跨学科的本科生创业教育(爱尔兰)

创业教育的对象不应该只是商科学生,创业能力对于各学科学生都很重要。

在爱尔兰唐道克理工学院(DKIT),创业教育是一个必修的模块。全校5个院系的12个学科中,无论是培训项目、进修项目还是学位课程都要包含创业教育模块。这些学科包括:商科、财务金融、公共服务、文化资源管理、音乐、食品科技、体育、领导学以及一些高新技术学科等。不同的学科中创业教育的内容略有调整,但其核心内容不变。在本科生阶段,创业教育要持续两个学期:第一个学期主要是理论知识,第二学期则注重基于团队的有关《商业计划书》和产品及服务开发方面的实际操作。

4。敦特大学的创业见习项目(荷兰)

创业教育对于那些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作用十分明显。

&emporaryEntrepreneurialPositions)创业见习项目对于初创企业第一年经营免费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以便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例如,向初创业企业提供金额为15000欧元的无息贷款,而这些贷款从第二年开始分五年还清。学生可以向TEP孵化机构提出申请,接受“成功创业”培训和创业导师的辅导,还可以接受孵化机构管理人员的咨询。TEP项目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持措施是将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与创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在一个相对专业的学术小组内担任一定的角色,孵化工作按创业学员的需求量身订做,有专门的创业导师进行辅导,另有一个专门的委员会对创业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和管理。

5。科技型创业激励项目(英国)

在科技类专业学生中导入创业教育特别重要。

这个项目旨在形成一个促进科技类学生创业教育的大学网络体系,经费由政府提供,项目的作用在于:促进研究与创意的产业化、鼓励科技人才创业、推动专业课程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发挥网络的作用促进交流和专业成果转让。这个项目还希望提升大学各个方面对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学术研究更具合法的商业价值。同时,项目也推进了学术界与企业界的合作,从而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各创业中心与各院系研究机构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得到了企业界领袖的有力支持。

上述项目告诉我们,现有的经济文化格局已经发生了一些转变,创业教育也正在引起更为广泛的重视。然而,尽管在各个国家都有一些成功的方案,但它们都还需要巩固和进一步完善,大多数的方案还无法找到其在教育体系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位置。

(3)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

在日本,高校能充分借助政府在社会环境、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战略规划,积极推进创业教育,并具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创业教育具有与官、产、学密切配合的社会性。

在日本,政府、产业界和社会从不同方面为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经济产业省、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将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从“青年自立挑战计划”的“政策联合部署”到《技术专业促进法》的颁布,从教育科研体制的系统改革到创业教育研究的“国际参与”,日本政府在创业教育系统中扮演了指导者、推动者和协助者的角色。

第二,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不同高校在课程层次、参与程度及学习对象等方面内容各异。从日本各大学的创业课程内容来看,主要可以归为以下五大门类:1)关系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和个性特征;2)涉及创办企业或公司的有关法律事务以及财税金融知识,如合同法、公司法、知识产权、纳税等;3)与企业内部运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如创业策划、资金运作、筹集与融资、资产管理等;4)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如管理学要素以及质量管理等;5)成功创业者的案例分析。大阪商业大学还针对大学生开设创业先锋班,开设商务开拓者课程、商业想法竞赛以及市场调研课程等。

第三,创业教育具有致力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地域性。

为了充分挖掘利用地域经济资源,日本高校尤其是地方私立大学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很注重和地域特色产业的联系,许多大学将结合本地域产业优势,振兴地方经济发展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大学阶段,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开设对象、学习程度更加深入和广泛。与此同时,各大学还非常注重与小学、初中、高中之间的校际合作。可以说,创业教育在日本是一个从小学到大学的连贯体系。通过不同形式、不同阶段的创业教育使学生想创业、会创业、能创业,避免了创业技能与创业意识之间的失调,为大学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拓展阅读

中日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1。创业主体层次分明,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日本的创业教育大致分为三个层次:面向本科生的创业教育、与当地政府和行业协会合作的创业培训和面向高中生的创业教育。日本的职业教育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创业教育也遵从大众化教育理念。创业教育从高中就已开始,并渗透于职业技术教育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服务社会为己任”。

2。创业教育内容宽泛,形式多样

按照内容初步分为三大块:即校内的创业教育、对高中创业教育的支援、商业创意大赛等。各个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为了保证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高校还专门成立了相应机构对创业教育进行管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