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电视新闻策划的作用是什么 > 第三 电视现场直播的要素设计(第1页)

第三 电视现场直播的要素设计(第1页)

第三节电视现场直播的要素设计

从宏观角度来看,电视现场直播报道的策划工作主要涉及直播报道框架结构的确定以及相关表现形式的选取;从微观角度来说,电视现场直播报道的策划涉及直播要素的设计、选择与运用。现场直播报道的表现元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它们是要素设计的重点。

一、事件现场

现场既是新闻发生和新闻采集的地点,也是观众关注的焦点,因此,现场应该是整个直播报道的着力点,占据报道的首要位置。

(一)重视事件现场的价值

现场直播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现场,策划人及其直播组所有成员都应当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现场的价值。

1。现场是直播报道的重点

如果没有现场的展现,直播就毫无意义可言。只有现场,才能提供最新、最准确、最生动形象的视听形象。依托现场进行报道,不仅能有效地表现事物的具体形象,而且还能表现现场气氛,表达采访者的印象和感受,及时抓住现场最新的动态以及最细微的变化。比如在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北大演讲直播中,制作组特别注重细节的捕捉,在北大领导向连战赠送他母亲学籍档案时,完全原生态地展现,近景镜头凸显连战激动的表情,整个场面非常感人。

2。现场是信息开掘的原点

直播报道中再丰富、再深入的分析,首先都源于现场。现场是直播的基础,某种意义上也是嘉宾访谈、记者深入调查的由头。比如在十七大闭幕之后,举行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在等待时,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开掘现场:前者围绕即将公布的新一届政治局常委,探讨十七大的意义及面临的新任务,属于常规性质的直播手段;后者则通过电话连线,根据记者在现场观察到的地面上的记号,推测中外都十分关注的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的数量与名单,以现场细节为信息开掘的起点,展现凤凰记者的独到观察。

3。现场是观众关注的焦点

在新闻直播中,现场产生的新鲜感和不可预知性对于观众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现场是直播节目中观众最为关心的元素。“直播,不是记者为了证明自己有直播的技术而直播,而是因为确实发生了重大的、随时具有动态性发展的事件,受众急于知道事情的进展、想亲眼目睹其中的场面,已经不能容忍录播完成之后再进行传播的时候,记者为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而采取这种可以把新闻的时效性演绎到极致的直播报道方式。”[1]

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时,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黄浦江边做烟火表演的直播报道,在报道过程中,烟花在记者所处地点的上空绽放,发出巨大的声响,甚至都盖过了记者说话的声音,但这一现场同期声并没有被剪辑处理,而是真实地保留了下来。这段直播片段充分体现出了“现场”这一直播要素,使观众从视觉和听觉上都真切地感受到了现场浓厚热烈的氛围,而开幕式壮观的烟花表演也对观众有着较大的吸引力,是观众最想在第一时间看到和感受到的内容。

(二)开掘事件现场的信息

表现好事件现场是直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主要应当把握以下三点:

1。全息传播

全息传播即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传播。就是指运用多机位、多角度同步展现同地或异地的时空,同时对其进行合理而全面的集中、放大和组合,使新闻事件中所蕴含的更为本质的东西得到更快捷、直观、生动、充分的体现。现场直播中的“现场”并不是事件现场的“拷贝”,它是经过记者、摄像、现场导播等依据一定的审美标准、价值标准以及业务标准进行选择、编辑、组合之后形成的新的电视“现场”。

2。控制节奏

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必然包含着信息的**和低谷,因此在直播报道中要善于把握好报道的节奏,对信息进行有层次、有起伏的控制,这样才能避免观众产生感官疲劳,才能使观众保持兴趣,锁定频道。

一方面,突出重点,善于选取富有价值的镜头。通过对新闻事件的特质分析,善于在现场众多机位镜头之中选取最有价值、最能满足观众信息需求的画面。“国庆50周年”现场直播中,当现代化小区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时,导演运用了以下一组镜头切换:

(全景)方阵亮相;

(全景)低角度抬起俯拍整个方阵彩车;

(近景)新婚夫妇挥动鲜花;

(近景)几个孩子骑在父亲肩头;

(近景)离退休妇女挥动鲜花;

(近景)观礼嘉宾挥手;

(全景)彩车。

其中一组近景的集中展示,将“温馨祥和的场面”演绎得淋漓尽致,“讲述了发生在你我身边、寻常然而却来之不易的百姓故事”,结尾又将视线回落到游行方阵。这些对于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些具有视觉冲击力、能够传情达意的形象进行刻意的、浓墨重彩的描写,不囿于“再现”的思维方式,强调“表现”的艺术力量。通过记录直播事件的动态过程或具体细节,寓情理于形象之中,集中渲染、深化某种意念、情绪、感情,并通过积累、对比等强烈效果的刻画,揭示生活中最有诗意、最富内容的深刻思想内涵,给人耳目一新、不同凡响甚至振聋发聩之感,赢得观众心理感受上的震动,必然产生良好的导向效果。

另一方面,注意节奏,巧妙避开乏味冗长的过程。适时地利用演播室和多样播报方式融合避开新闻事件的低谷,做到主次结合、层次分明。例如,中央电视台对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进行现场直播报道时,考虑到近12个小时的横渡过程内容比较单调,于是设计成间断性直播,随时打开直播窗口,有侧重地报道横渡情况,效果较好。

3。深度开掘

关于现场直播,有人会认为现场直播就是全程展现现场事件,同步直播事态发展进程,对于现场的信息只做到类似于“拷贝”般地、不加任何分析地报道。这其实是误解。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报道,容易流于肤浅,显得零散化、表面化。善于对现场的信息进行深度开掘,进行大容量、立体化的集纳有助于丰富报道内容,拓宽报道范围,深化报道内涵。

在现场直播中,事实的传播是基础,结合直播中镜头进行现场述评、专家点评等相当重要,叙议结合,既情趣相生,又能简明扼要向观众解疑释惑,帮助他们分辨是非。“香港回归”大型直播的主题是:洗刷百年国耻,维护国家主权。直播中,面对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入港的画面,现场记者出镜有感而发:“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就在我的身后,就是大家熟悉的邓小平的巨幅画像。在这个画像的上面,有一句话叫‘坚持党的路线方针100年不动摇’。这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关于香港邓小平同志也说过一句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话,那就是‘一国两制50年不变’。这句话,给很多香港同胞吃了定心丸。”丰富而生动的画面,成为就事论理、以理评事、因势利导的绝佳时机,其感染力和说服力更强。特别是当某些具有权威性、可信性的专家学者进入演播现场进行点评时,其“舆论领袖”特质更容易显现,使受众易于接受。

二、演播室

作为现场直播节目的一种表现元素,演播室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尤其是在大型现场直播节目中,演播室就是一个直播的调度中心,担负着组织协调的功能。而这一调度功能的实现者主要是主持人,不仅对现场信号进行调度,还调度演播室中的其他元素——嘉宾、背景资料、道具等。演播室通过主持人的作用可以对报道现场的信息进行补充、拓展,再加上嘉宾的点评以及背景资料的介绍等,使现场直播更有广度、深度和饱满度。

(一)演播室的人员构成

在特别报道类直播中,电视媒体往往会对演播室进行布景等方面的特别设计,而常规化的直播则主要利用原有演播室。除环境以外,演播室的人物主要有主持人和嘉宾(或者评论员)。

1。主持人

在现场直播的整个进程中,演播室主持人是传播信息,协调整体工作的枢纽。在演播室内,主持人主要担负以下工作,从而确保现场直播有条不紊。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