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电视新闻策划的原则有哪些 > 第三 电视新闻策划的基本规定(第1页)

第三 电视新闻策划的基本规定(第1页)

第三节电视新闻策划的基本规定

电视新闻策划追求创造性,但不是天马行空的思维活动,它必须在遵循基本规定的前提下科学地进行。具体来说,电视新闻策划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以策划原则来规范实践中的策划行为。此外,电视新闻策划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直接影响着策划的实施,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介环境对策划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电视新闻策划的原则

电视新闻策划经过实践过程中的摸索,逐渐形成自身特有的策划规律。科学认识与把握这些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策划原则,有利于提高策划的水平,有利于扩大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一)真实为本:遵循新闻规律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在实践过程中,新闻策划不能滥用于所有的新闻报道工作中,它必须遵循新闻规律,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要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实际,切记新闻策划只是对新闻报道方式的策划,不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一定不能将新闻策划变成策划新闻,也不能将新闻策划等同于新闻炒作。新闻策划是一种新闻传媒依据新闻规律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而新闻炒作则是新闻实践中的一种畸形现象,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电视媒体的传播特性决定了观众对电视新闻真实性的信任度要高于其他媒体,一旦把关失误,造成的影响是恶劣的,从轰动一时的“纸包子”事件可见一斑。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题为《纸做的包子》的新闻。消息播出后,经多家媒体转载转播,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后经查实,该报道系无中生有,是记者编造的北京市某区一些黑加工点使用废纸箱为馅制作小笼包出售的假新闻。7月18日的《北京新闻》中,主持人口播了这则题为《“纸箱馅包子”被查实为虚假报道,北京电视台向社会深刻道歉》的消息。原来,6月中旬,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组临时人员訾某,化名“胡月”,先后两次找到朝阳区太阳宫乡十字口村13号院,以为工地民工购买早点为名,要求做早点生意的外地来京人员卫某等4人为其制作包子。訾某自带了从市场购买的肉馅、面粉和纸箱,并授意卫某等人将纸箱经水浸泡后掺入肉馅,制成包子。訾某用其自带的家用DV机拍摄了制作的过程,编辑后用欺诈手段获得播出。这起虚假新闻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

(二)创新为魂:注重不断革新

创新是电视新闻策划的灵魂。电视新闻策划是一项高智力的创造性活动,创新是给电视新闻带来无限生机的魔棒。在这样一个“注意力经济”的年代,无法创新就意味着平庸,平庸就意味着被淘汰,只有打造出独特的、富有新意的新闻产品,才会被受众接受,进而形成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品牌。从一般性的电视新闻报道的采访、拍摄、编辑与评论等业务手段的具体策划,到对频道中电视栏目的策划和电视栏目下的具体节目策划,再到频道资源配置、频道定位和形象、频道栏目信息结构优化设计的策划,都需要匠心独运,推陈出新。

《凤凰早班车》中,鲁豫的“说新闻”进行了内容形式的创新,融入了凤凰独特的播报特质;《东方时空》在早间播出重要内容,改变了中国人早晨一般不看电视的习惯;《南京零距离》开启了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先河;《有报天天读》评说国内外众家报纸新闻,掀起一股“电视读报”热潮;《社会记录》作为一个社会新闻深度报道和评论的栏目,坚持已有纪实品质的影像和诙谐幽默、平易近人的主持人的叙述来完成社会新闻的梳理和分析,以民间视角呈现社会新闻,探讨热点话题。面对“9·11”这一突发性事件,凤凰卫视显示了敏锐的洞察力与果断的策划能力,停止一切节目,甚至停播了所有广告,对这一突发事件进行全程直播,正是这样的策划与应变能力,树立了凤凰卫视在华语新闻资讯传播中的良好形象,扩大了影响力。

(三)导向为先:有效引导舆论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传播义不容辞的职责。电视新闻策划要注重导向性,并做到与当下的政治环境与宣传政策等并行不悖。在策划的过程中,通过有意识、有组织、有特色的报道形成一定的信息传播强势,把社会舆论的注意力聚焦到报道事件上,正确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起到舆论的宣传、监督作用。

2007年起闹得沸沸扬扬的“华南虎照片事件”,一时间真假莫辨,引起广大网民和专家的质疑。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社会记录》发挥策划的功能,不断关注事件的进展,抢在CCTV其他栏目之前独家报道了事件的进展,相继推出了好几期关于“华南虎”的节目:10月29日的《“疯狂”的老虎》、30日的《“照片猛兽”的利益链条》、31日的《镇坪县——“闻华南虎啸”》、11月22日的《风景画中的华南虎》、12月6日的《真假华南虎》和12月7日的《虎照背后的故事》。这些节目梳理了“华南虎”事件自发生之日起的种种事态的始末,主持人阿丘在说新闻、聊新闻的过程中,其质疑的态度、科学的精神以及求证照片真伪的审慎、还原事件形貌的企图与中立态度,在跨越三个月的追踪、在大量长镜头的应用中表露无遗。阿丘不时见缝插针地道出几句疑问,可谓点睛之笔,独具慧眼地引导受众看清世相。

(四)受众为上:重视传播对象

电视新闻策划须针对其传播对象,因而策划人员在电视新闻栏目的设置和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中必须以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出对受众的人文关怀。在媒介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高高在上、下达命令式的电视传媒无法生存。中国电视服务性媒体的属性在今天已经得以确认。这种服务性质意味着传者中心的打破,观众和电视媒介之间的关系转变成“使用与满足”的模式,受众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这要求电视新闻以受众的需要为本位,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前面提到的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和江苏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在受众定位方面正好取了两极,前者只面向高端人群,面向商界精英;后者主要面向普通大众。不同的定位策划,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电视新闻策划人员的观念要求

进入21世纪,电视新闻竞争日趋激烈,对电视新闻策划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还要有敢于创新、善于发掘、长于规划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新的媒体环境中,尤其要从观念上把握策划的要求,除遵循基本的新闻策划原则之外,还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使电视新闻策划真正成为提升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有力武器。

(一)开放观

开放观是指电视新闻策划能够顺应社会变革和媒体融合趋势,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阔胸襟,具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长远眼光。

首先,电视新闻策划人员要把握当前传媒发展趋势和电视新闻的生存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受众的信息接收方式和需求发生了变化,单一被动型的灌输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期望,信息的主动建构成了他们的普遍追求。策划人应从政府透明度、电视媒体公信力和公民知情权三者间的关系着手,以打造更加开放、权威、有竞争力的电视媒体形象。电视新闻策划要注重在电视新闻中及时发布公共事务信息、加强电视新闻时效性,这符合信息传播的规律,是尊重公众知情权的重要表现。但要注意,新闻媒介的公开、开放并不意味着电视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对信息完全失控。电视新闻节目在发布新闻的同时更要对各方信息进行严格把关,真实性是第一生命,以保证电视媒体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

其次,电视新闻策划人员要充分发挥现代传播技术的优势和潜能。借助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撑,现代传媒教育获得了一片广阔的新空间。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这将使新闻传播活动趋于平等化和开放化,电视传播的单向垄断被冲破。因此,策划人在新闻发布上应力求公开、公正,并且注重平等交流,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媒体要在时政新闻报道中有所突破,要采用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方式传达政府信息,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件,努力树立政府公开透明的形象,拉近党、政府和公众的距离,搭建政府和公众的对话语境,塑造开放的社会民主气氛。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