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面和好正发着。沈寄把火也升了起来,掺水洗锅。然后唤洗好手的魏楹去顾着火,自己过去预备把面擀薄切条。
小豆沙道:“娘,我来就好。”
“这么大的灶,你给你爹打下手。”
魏楹牵着小豆沙过去长凳上坐好,“来,坐在爹爹旁边。”
劈好的柴和绑好的干谷草,也是方才挽翠送进来的。估计外头还有人帮着抱东西。
不过没让他们送到里头来,省得影响魏楹的形象。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沈寄问道:“吃粗面还是细面啊?”
魏楹道:“随意。”
小豆沙抬起头来,然后唤了声‘祖母’。
原来汪氏被厨房的动静弄醒了,看小豆沙又不在。想起她爱捣鼓厨房的事儿,怕她饿了弄出什么意外,忙起来看看。
结果是这一家子在折腾呢。
想吃什么说一声隔壁就可以做了送来,非在这里自己动手。
显见就是想一家人弄着好玩。
汪氏道:“怎么,饿了?”
魏楹‘嗯’了一声。
沈寄问道:“大娘,我们做鸡蛋面,您要不要来一碗?”
“我倒是想来一碗哦,可我吃了克化不了啊。小孩子肠胃也弱,这个时辰了别给小豆沙吃多了。我先睡了!”
既然父母在,她这个当祖母的就安心去睡了。
一会儿,香喷喷的三小碗面就起锅了。一家三口围坐在小桌子旁边,就着烛火呼啦啦的趁热吃。
小豆沙放下碗,“还是娘做的面好吃。嗯,还得是爹和的。”
沈寄道:“刚吃过别急着睡,等下咱们去外头散散步。”乡间睡得早,其实这会儿也就九点钟。
“嗯。”小豆沙便坐在那儿等着。
等都吃好了沈寄把碗放进锅里,几下涮洗好。便和魏楹牵着小豆沙出去在庭院里遛弯消食。这会儿月明星稀,还能听到乡间特有的蛙鸣声。
“娘,这儿和温泉庄子好像不太一样。跟王伯伯的菜园地也不完全相同。”
沈寄笑笑,“嗯,是啊。这儿就是爹娘长大的地方了。”
小豆沙一手牵一个,“去年大姐姐回京说起过。可是听到跟看到还是不一样的。”
沈寄觉得跟前如今有个不大不小的小豆沙,真的是很大的安慰啊。
从小权儿那会儿算起,她跟前好像真没断过有孩子的日子,总是前后相继。
一家三口围着房子慢悠悠绕了三四圈,觉得差不多了。沈寄便送小豆沙回房间去睡。
汪氏已经又睡着了,沈寄轻手轻脚给小豆沙脱了外衣,她就自己爬进她的小被窝里去。
沈寄再执着烛火出来和魏楹一起回屋。
这会儿就十点了,在乡下算是挺晚了。两人躺在床上,慢慢有了困意。
“你的信快到京了吧,希望太子能听你劝。”
伴君如伴虎,伴半君其实也是啊。小包子做下的事儿,在上位者眼中是很严重的。
最是无情帝王家,张居正那十年呕心沥血辅佐明神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之后被抄家,长子自尽,次子和三子被充军;老四被削职为民……
好在,皇帝身体健康,从年轻时候打熬出来的身板,估计活七十不成问题。那就还有二十多年。
到那个时候小包子应该也是桃李满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