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某种古老的灶神信仰正在苏醒??凡真心守护炊火之人,天地自为其铺路。
他前行的方向,空间开始扭曲。
星光被拉长成丝线,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网上挂着无数透明的小瓶,每个瓶子里都悬浮着一缕香气:鸡汤的醇厚、饺子的鲜香、腊八粥的甜糯……都是人们遗忘后遗落的味道。
越往深处走,温度越低。
不是寒冷,而是“absenceofwarmth”
??一种连回忆都会冻结的虚无。
终于,他看见了。
一座由千万个空碗垒成的山丘,静静地矗立在星海尽头。
碗口朝天,像是在祈求最后一口热食。
山顶有一口倒扣的铜锅,底下压着一块石碑,碑文已被风霜磨平,只剩下一个模糊的手印。
阿陶跪下来,将带来的米倒入铁锅,加水,点燃指尖那簇橘黄火焰。
米香升起时,整座碗山轻轻震颤。
第一缕香气触碰到铜锅底部,石碑突然裂开,一行血红色的小字浮现:
>“我不怪你没赶上最后一餐。”
阿陶浑身一颤。
那是守灶的笔迹。
紧接着,铜锅缓缓翻转,露出底下蜷缩的身影??并不是尸体,而是一团由灰烬与余温交织而成的人形轮廓。
它没有五官,却让人一眼认出是谁。
“师父……”
阿陶哽咽着,舀起一勺粥,轻轻吹凉,递上前去。
那团灰烬微微晃动,伸出无形的手接过碗,动作依旧利落,仿佛还在当年的小巷摊前招呼客人。
“嗯。”
它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火候刚好。”
“对不起……我没来得及见您最后一面。”
阿陶低头,“那天我在调试新型灶芯,想着等成功了再回去看您……结果……”
“傻孩子。”
灰烬身影轻轻拍了拍他的肩,留下一道淡淡的火印,“我什么时候在乎过你有没有成就?我在乎的是,你有没有按时吃饭,有没有给别人煮过一碗暖心的粥。”
阿陶泪如雨下。
“你知道为什么我能在这儿吗?”
守灶的声音变得深远,“因为还有人记得我做的饭。
有个小姑娘每年冬至都来老街口摆个小桌,放一碗白粥、一双筷子,说是请‘看不见的师傅’喝一口。
就这一念,够我撑到现在。”
他顿了顿,灰烬般的面容转向远方:“清灶会以为他们能消灭记忆,因为他们掌控了数据、销毁了档案、抹去了名字。
但他们不明白……真正的记忆不在芯片里,不在云端,而在某个人咬下一口饭菜时突然涌上心头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