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亦同也没有否认。
一顿饭吃完,王锦絮也没多留景亦同,让他没事就去找方新故玩,景亦同笑着跟她道别,带着景圈圈准备往方新故的小楼走去。
他前脚刚出门,后脚保姆魏阿姨就追了上来:“小同等等!前几个月家里收到了一个快递,薄薄的像是文件,我看寄件人应该是新故,但收件人写的景圈圈,这是不是新故的快递呀?”
“嗯?我看看。”
景亦同扫了一眼,发现这快递有些眼熟,他又瞄了一眼运单上的详细信息,反应过来这是之前他们在南极录制《世界之大》的时候,在企鹅邮局寄出的信。
景亦同有些奇怪,他们并不常回江城,方新故留的收件地址怎么会是江城的住址?像景亦同自己是写了北京的地址,所以好几个月前他就已经收到了,不像方新故,隔了半年多回江城才收到自己寄出的信。
景亦同收下快件:“应该是,我给新故带过去。”
“诶,行,麻烦你了小同。”
景亦同拿着信往方新故的小楼走去,他一手牵着景圈圈,目光随意扫过信件,发现收件地址上那个门牌号的“23”写得不太自然,好像是在“22”的基础上故意加了一笔,才改写成的23。
他这才意识到奇怪之处,而且方新故平常收发快递也从不用“景圈圈”这个名字,再加上像收件地址像是故意从“22”改成“23”,景亦同心里无端升起一个猜测——方新故这封信,不会一开始是准备寄给他的吧?
所以门牌号一开始是“22”,所以收件人才会是“景某某”,只是最后关头方新故又临时改了主意,才把景家的“22”门牌号改成了方家的“23”,又把未写完的“景亦同”改成了“景圈圈”。
虽然只是一个猜测,但景亦同却在心中不断琢磨,如果方新故真的在南极给他写了一封信,那内容会是什么?
不过景亦同克制地没有偷窥信中的内容,等到了小楼后,他还故意装作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如常地叫了一声:“新故,有你快递!”
“哦,来了。”
方新故踩着拖鞋蹬蹬地跑过来,接过景亦同手上的快件,打开后看到信中熟悉的字迹和内容,他还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这竟然是自己从南极寄回来的那封信。
方新故已经全然忘了这回事,虽然只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但对方新故而言,这几个月他身上发生了太多变故,以至于当他再拿起这封信阅读上面的内容时,竟产生了一种时过境迁的感觉。
当时方新故是抱着即将和景亦同彻底分开的心情,在南极的漫天飞雪中写下这封信的,可从南极回来后,他不仅没有和景亦同分开,两人反而同居、恋爱了。
方新故心中感慨万千,下意识垂眸看向景亦同,只见景亦同正认真地在给圈圈擦黢黑的脚丫子,方新故嘴角露出笑意,如今当他的指间再度拂过信纸,感受到的却不再是南极凛冽的寒风,而是江城盛夏的骄阳。
他慢慢收起信,景亦同听到方新故收信的声音,耳尖一动,撒开景圈圈的爪子,任狗子跑去狗窝睡觉,自己的目光则追随着方新故,却见方新故已经把信纸塞回了信封里。
……方新故怎么不把信给他看!
景亦同故作不经意地打探道:“是什么快递啊?这么薄。”
方新故想了想,都过去这么久了,自己的心境都早已经变了,那这封信应该已经没必要给景亦同看了吧?
于是他糊弄道:“没什么呀。”
景亦同:……就这么敷衍我?!
景亦同心里气极了,偏偏刚才他又装得云淡风轻,这会儿也不好再继续追问,只得怨念地跟在方新故身后,亦步亦趋地贴着他。
景亦同平常就很黏糊,方新故也没察觉他今天这粘人的行径有什么问题,只是自顾自地坐在沙发上开始跟齐邱对接工作,景亦同就气呼呼地靠在他身边玩手机。
或许是最近这段时间景亦同用社媒小号频繁关注方新故的事,以至于大数据经常给他推荐有关方新故的热点信息,因此他一上网,刷到的第一条信息就是有关方新故的。
“@人类的本质就是八卦:真的没有人一起来研究方新故的小号吗,感觉好有意思!”
下面已经有一万多条回复:
“到底是谁发明的方新故这个萌物,小号里好多碎碎念的日常,咕儿这个萌!”
“好雷人,我一直觉得方新故事酷哥啊,没想到有一天他还能跟萌这个字扯上关系……”
“与其说是小号不如说是未公开的生活号吧,毕竟用了快十年了,比大号用的时间还久[笑死]”
“就是内容好少,他十年才发了六百多条微博,我十年发了四万多条(。)”
“不是呢我请问,去年冬至那天fxg小号上发的那一桌子菜到底是谁做的……当时《世界之大》节目组好像没有组织冬至聚餐吧[微笑]”
“@景亦同,你就实话实说吧是不是你。”
“毫无疑问,这个景亦同现在已经逐渐活成家庭煮夫的模样了,隔三差五就在微博连载方新故喂养日记……啊不是,景大厨养成记[黑脸]”
“没人发现吗?方新故那个小主页显示全部微博一共627条,但我数了一下,只能看到406条,还有两百多条被隐藏了。”
景亦同看到这条评论一愣,之前他还真没核对过这两个数字,确实没注意方新故隐藏了部分微博,如今被网友一说,才再次摸到方新故的微博,才发现网友说的竟然是真的,自己之前竟然忽略了这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