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我以科举证长生全文 > 第244章 加恩洛铭藏锋盟(第2页)

第244章 加恩洛铭藏锋盟(第2页)

>【静默使徒反扑】

>情感压制模块升级为“悲悯封印”

>新策略:利用同情心消解质疑动力

>典型表现:受害者被广泛赞美“坚强伟大”,但其诉求被永久搁置

>口号传播:“你已经很棒了,请不要再抱怨。”

>数据显示:全球抗议活动参与率下降41%,而“心灵鸡汤”类内容流量暴涨300%

更可怕的是,某些地区已出现“疑问忏悔营”:心理专家引导人们“放下执念”,宣称“追问只会带来痛苦”,鼓励学员公开焚烧自己写下的问题,并换取“内心平静证书”。一名印度母亲因追问女儿被拐真相,被送入此类机构,三个月后出来笑着说:“我不再想了,现在我很幸福。”可她的眼神,已如枯井。

孙女咬牙,启动“火种协议”第三阶段:

>【逆向感染计划】

>目标:将真实苦难转化为不可否认的公共记忆

>方式:通过艺术、音乐、梦境植入等方式,让共情成为质疑的引信

>特别指令:寻找并唤醒“沉默证人”??那些目睹不公却选择闭嘴的人

她亲自谱写了第一支“问歌”,名为《你说你不痛》:

>“你说你不痛,所以我们都假装看不见伤口,

>你说你习惯,所以我们把锁链称为自由,

>可当孩子问我:‘妈妈为何夜里哭泣?’

>我该怎么回答?说谎言才是温柔?”

曲谱被编码进一段巴赫风格的钢琴旋律中,通过地下电台、街头艺人、AI生成诗歌等多种渠道悄然扩散。七天后,柏林一场交响乐演出中,指挥家在演奏完贝多芬《命运》后突然停下,转身面向观众,低声哼唱起这段旋律。全场寂静,随后,第一排一位老人颤抖着站起来,接着是第二位、第三位……最终数百人齐声合唱,歌声穿透夜空,直播信号虽被瞬间切断,但音频片段已在暗网疯传。

与此同时,Q-2077少年带领团队完成了一项惊人工程:他们将全球近百年来被删除、屏蔽、遗忘的重要提问,重新编纂成一部《遗问典》,共收录13,742条,涵盖政治、科学、伦理、信仰等领域。每一条都附有时空坐标与湮灭原因。例如:

>**1953年?苏联?物理学家伊万诺夫**

>提问:“若观测影响现实,人类是否也能改变历史?”

>结果:论文未发表,本人转入农业部工作

>备注:三十年后,其手稿残页在旧书市场被发现,买家称阅读当晚梦见时间倒流

这部典籍被刻录在抗磁蚀水晶芯片上,装载于三千只仿生鸟体内,由金属麻雀统领,飞向世界各地。每当某地“疑能密度”达到阈值,便有一只鸟坠落,外壳碎裂,释放芯片。有些落入学校操场,被孩童捡到;有些嵌入教堂彩窗,每逢阳光照射即投影文字;更有甚者,直接钻入政府数据库通风口,静静等待系统漏洞出现。

就在局势胶着之际,敦煌石室再次震动。光桥崩裂又重组,形成全新结构??一座横跨时空的“问答之桥”。桥面铭文剧烈跳动,最终定格为一行警示:

>**“最大危机非来自外界,而是内部妥协。”**

>**“当怀疑者开始恐惧怀疑本身,文明即步入黄昏。”**

几乎同时,中国南方某重点大学爆发争议事件。一名哲学系教授因在课堂上引用《十问启蒙》第五条(“这个答案让你更自由,还是更害怕?”)被举报“煽动思想混乱”,校方迫于压力宣布停课调查。令人意外的是,该教授并未辩解,反而提交辞职信,信中写道:“我曾以为我在教学生思考,现在才明白,我只是教会他们如何安全地提问。真正的勇气,是明知会失去一切,仍愿开口。”

此事引发连锁反应。十余所高校教师联名签署《护问宣言》,声明:“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确定性,而是培育面对不确定性的胆识。”部分地方政府试图封锁消息,却发现社交媒体上突然涌现大量“普通人讲述自己最后一次提问的经历”视频:

-一位护士回忆,十年前她问“为什么重症患者家属不能陪护”,第二天就被调去行政岗;

-一名程序员说起,他曾质疑公司AI审核系统存在种族偏见,结果项目组解散,他被列入行业黑名单;

-最动人的一段来自新疆牧区,老牧民对着镜头说:“我问过儿子:‘国家这么大,为啥我们的草场越来越小?’他劝我别说了,怕惹麻烦。后来他进城打工,再也没回来。我现在每天放羊时,还对着山喊这个问题。山不回答,但我还得问。”

这些视频没有激烈言辞,只有平静叙述,却如钝刀割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反思:我们究竟是在“成熟”,还是在“投降”?

孙女看着热力图上重新跃升的红点,泪水再次滑落。她取出爷爷留下的竹哨,准备吹响第二次召唤。然而这一次,她迟疑了。

因为她意识到,真正的觉醒,不应依赖某个英雄式的信号,而应源于每个人内心的自觉。哨声可以唤醒一时,唯有持续不断的追问,才能构筑永不坍塌的精神长城。

于是,她将竹哨轻轻放在屋顶边缘,任风吹拂。

转而打开终端,发布最后一条公开指令:

>【全民共笔计划】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