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刑警日志全本TXT资源 > 第1972章 技术分析(第1页)

第1972章 技术分析(第1页)

“步幅大概60厘米,步态很稳,没有拖拽重物的痕迹。”杨林用标尺仔细测量着,“嫌疑人身高应该在175厘米左右,体型中等,作案时状态很镇定。”

杨森从勘查箱里取出红色的足迹固定剂,均匀地喷洒在足迹上。。。

城南出租屋的现场比预想中复杂。门框边缘有一道新鲜刮痕,像是金属物件蹭过留下的,王帅蹲下身用手电照了照,眉头微皱。“煤气中毒?可这扇门……昨晚有人动过。”他说着,指尖轻轻抚过那道划痕,“不是自然磨损,是强行撬动后又试图复原。”

杨林站在门口,正用相机拍摄整体环境。房间不大,一张铁架床、一个旧衣柜、角落里堆着几箱泡面和矿泉水瓶。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煤气味,但并不浓烈,说明通风口曾被打开过一段时间。

“房东说死者叫李卫东,四十一岁,单身,在附近物流公司做夜班搬运工。”杨林翻看笔录本,“昨天早上同事发现他没去上班,打电话没人接,才联系房东过来查看。门是从里面反锁的,破门时发现他已经没了呼吸。”

法医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在前天夜里十一点到凌晨两点之间,体表无外伤,面部呈樱桃红色,符合一氧化碳中毒特征。然而,当技术员对煤气管道进行检测时,却发现了一个异常细节??阀门关闭方式不符合常规操作习惯。

“正常人睡觉前关煤气,会顺时针拧到底。”技术人员指着接口处的螺纹,“但这儿有回旋痕迹,像是先拧紧,再被人逆时针松了半圈,然后再重新拧回去。这种动作不像是无意为之,更像是为了制造‘使用中意外泄漏’的假象。”

王帅盯着那截锈迹斑斑的管道,沉默片刻,转身走向厨房。灶台上放着一只空酒瓶,玻璃杯底残留着些许褐色液体。他戴上手套,小心地将杯子放进证物袋。

“死者生前饮酒?”他问。

“从血液检测来看,酒精浓度不高,属于少量饮用。”法医补充道,“而且胃内容物显示他晚餐吃得很少,只有半碗方便面,进食时间大约在晚上八点左右。”

王帅踱步到窗边。窗户紧闭,但窗台上积了一层薄灰,唯独靠近把手的位置有一小块明显擦拭过的痕迹。他伸手摸了摸,指腹传来一丝潮湿感。

“这扇窗,最近开过。”他说,“外面下雨两天了,如果一直关着,不可能留下湿印。”

就在这时,杨林从卧室出来,手里拿着一部老旧智能手机。“手机电量耗尽自动关机,SIM卡还在,号码登记信息确实是李卫东本人。不过……”他顿了顿,“通话记录显示,案发当晚十点零七分,他曾拨打过一个未实名登记的虚拟号,通话时长约三分钟。而这个号码,在过去一个月内共接到过五次来自他的来电,每次间隔三到五天。”

“定期联系?”王帅接过手机,眯起眼,“查不到对方身份?”

“暂时不能,运营商需要法院协查函才能提供详细数据。”杨林摇头,“但我们可以推测,这个人对他很重要,或者至少是他遇到麻烦时第一个想到的人。”

两人走出出租屋,雨已经停了,街角路灯昏黄。王帅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家属为什么怀疑人为作案?”

“据他们说,李卫东虽然生活拮据,但从不拖欠房租,也没听说有什么仇家。”杨林递上一份家属提供的材料,“他姐姐提到,弟弟最近情绪低落,常说自己‘被人盯上了’,还几次半夜惊醒,说是听见门外有人走动。她劝他报警,但他只说‘说了也没用’。”

王帅吐出一口烟雾,目光落在对面楼栋黑漆漆的窗口。“他说这话的时候,是不是已经知道自己处境危险?”

回到支队,调查迅速展开。通过调取周边监控,警方锁定了一辆可疑摩托车??案发当晚十一点四十二分,一名戴头盔男子曾在出租屋楼下短暂停留,停留时间仅六分钟,随后疾驰而去。尽管画面模糊,但其骑行姿势与身材轮廓被AI系统初步比对为一名三十岁左右男性。

与此同时,财务核查有了突破。李卫东名下一张银行卡显示,三个月前开始每月固定收到一笔三千元转账,来源标注为“劳务补贴”,但实际上并无对应公司注册信息。更奇怪的是,这笔钱每次都通过ATM现金提取,从未用于消费或转账。

“像是某种报酬。”杨林分析,“而且付款方有意规避追踪。三千块不多不少,刚好够维持基本生活,又不至于引起注意。”

王帅盯着屏幕上的交易记录,忽然想起什么。“查一下这些取款地点附近的监控,看看有没有重复出现的身影。”

指令下达不到两小时,结果反馈回来:三次取款过程中,同一辆蓝色电动车出现在背景中,驾驶者身穿灰色夹克,戴着口罩。虽无法看清面部,但左车把上缠绕的绿色胶带极为显眼。

“又是它。”杨林调出另一段视频,“这是赵志国被抓那天骑的电动车!他在审讯中交代,车子修好后借给了表弟陈建平,说是帮忙跑腿送货。”

“陈建平?”王帅眼神一凛,“那个长期在外打零工、没有固定住址的家伙?”

“正是。”杨林点头,“而且我们当时没深究这段关系,因为他不在张德海案的关键证据链上。”

线索瞬间串联起来。王帅立即下令传唤陈建平,同时派人搜查其临时租住的车库。搜查行动持续三个小时,最终在一辆废弃货车后备箱中找到一部烧毁的手机主板和一件沾有煤油味的灰色夹克。

更重要的是,在夹克内袋中发现一张手写便条,上面写着:“老李不肯再干了,说要退出。老板意思,处理干净,别留尾巴。”

字迹经笔迹鉴定,确认与陈建平小学时期作业本样本一致。

当晚九点,陈建平在火车站试图购票离市时被抓获。面对铁证,他起初矢口否认,直到看到那张便条照片,脸色骤然惨白。

审讯室灯光如刀。他低头搓着手,声音颤抖:“我不是杀人犯……我只是个跑腿的……真正下命令的是别人!”

“谁?”王帅直视着他。

“我……我不知道真名。”陈建平咽了口唾沫,“大家都叫他‘刘总’。他在城北有个废品回收站,表面上收铜铁塑料,其实……其实是洗钱的窝点。半年前找上我,让我发展几个可靠的人进物流园当搬运工,专门负责转运某些‘特殊货物’。”

“毒品?”杨林追问。

“不全是。”陈建平摇头,“还有走私电子产品、偷逃税的进口零件……甚至包括一些化工原料。李卫东就是他安排进去的,因为物流公司安检松,夜班人少。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夹带货品出厂,每趟给两千到五千不等。”

王帅冷笑:“所以他不是普通工人,而是‘内应’。”

“可前段时间风声太紧,海关查得严。”陈建平继续道,“有批货在路上被截了,损失几十万。‘刘总’怀疑内部泄密,就开始清理可能暴露的人。李卫东知道太多,又闹着要退出,就成了目标。”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