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带着网咖回1950年txt百度盘 > 第119章(第1页)

第119章(第1页)

你不能指望所有专家都能跟着中国人民一起啃窝头吃咸菜吧。

当然有这样的专家,但那始终是极少数。

人家在苏联至少是黄油、面包、香肠、牛奶都没有缺过的。

这些在苏联专家眼中非常普通且平凡的物资,对现如今的中国来说全都属于奢侈品。

不过中国还是想办法,尽可能的去满足这些苏联专家。

现在北平市里就有开一个专门的面包房,里面的面包是不对外售卖的。

基本上用来满足对苏联援建专家的需求。

但凡稍微有点心的苏联专家都能看出中国的贫困和中国对他们特殊待遇。

所以绝大多数平凡的苏联专家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点想法的。

只要他们支援的工厂里的工程师们不是太傻,他们还是很愿意用心教的。

不过这世上总有一些人的心是不会满足的。

这一点和他是苏联人、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没有一毛钱关系。

这就是人性中的弱点。比如说那位波兹尤涅尔专家,李锐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就提出过要不要搞电子管厂的提议。

不过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考虑到,北平的电子管厂已经有苏联专家援建了,还是全套的苏联技术。

这个时候让李锐去插一脚不太好,所以也就没让李锐去管。

李锐自己也觉得去一个建了一半的厂子搞技术支援不太对劲。

人家已经按苏联标准来了,那就搞下去吧。

苏联人虽然在十多年后的集成电路上走了很大的弯路。

但是现在的电子管技术,苏联人还是可以的。应该不会有问题。不过李锐对这个电子管厂还是有些上心的。

因为电子管厂是所有电器中必不可缺的部件。

不过在李锐了解了北平电子管厂后,他对那位波兹尤涅尔专家就没有太好的印象了。

因为这位专家就属于援建专家中态度极差极其恶劣的那种。

办公室冬天没有集中供暖,只能烧煤球炉,他就不高兴。夏天没有电风扇,太热了,他又不高兴。

每次都是非常恶劣的发脾气。没办法,厂里只能专门给他配了一个人。

冬天专门给他看煤球炉子。

然后夏天还专门买了台进口的电风扇给这位专家配上。

吃的喝的那就不用说了。

每天一公升的鲜奶、黄油、面包、香肠,三不五时还得给他弄点牛肉等。

可以说是按照最高规格去接待的。心平气和的说,李锐不反对以最高规格去接待这些技术专家。

因为他们带来的技术很重要,如果自己没有穿越时空的话。

那么他们手上的技术不是说用多少钱就可以买到的。

但是给你这么好的招待,你给我们搞出这样的幺蛾子,这就不是李锐能接受的了。

所以他直接让陆光达带着人去给单宗肃的悬浮液去做分析查阅资料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