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脸面
人们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
吴氏嫁了两个女儿,可到了迎儿这里,才真正算是体会到了嫁女的不易,这一路嫁妆准备的,不只是罗家,就是吴家那边也跟着张罗起来。
腊月十八铺嫁妆,这一天,是要把吴氏给迎儿准备的嫁妆抬到齐家的日子,村里帮忙的人早就请来了,而且还有铺床的上也请了,吴氏与罗天翔左思右想,最后便请到了段里正的媳妇头上,虽说段里正媳妇也没见过多大的世面,可是有段里正这样的人在一旁提点着,总比一般的人家要强上许多。
虽然当初段里正的媳妇相中了迎儿却没说下来,可两家走的近边,到也没留下什么疙瘩,再加上吴氏会做人,与段里正的媳妇也常有来往,罗天翔到底没应了段青的话接了这凤凰村的里正,所以段里正又老当益壮了一把,回来又挑起了这个大梁。
“婶子,这次可是要让婶子辛苦了。”
吴氏站在院子里,看着一抬抬的嫁妆已经在门口排成了序,那抬嫁妆的小伙子们一个个喜气洋洋的,除了本村的,还有吴家那边本家的兄弟,这会儿呼喝着要往出走呢。
段里正瞧着罗家治办的嫁妆也不禁咂舌,就这么几年的功夫,罗家竟然富裕至此,瞧瞧那些嫁妆千工床、房前桌、红橱、床前橱、衣架、春凳、马桶、子孙桶、梳妆台之类放在内室的,器具、箱笼、被褥一应俱全,日常所需无所不包。
而且刚才段里正的媳妇在嫁妆中还看到了“必预备凶服”。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缞衣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真周到,体贴女儿。
不过这样的习俗,在凤凰村已经基本上没人再用了,没想到吴氏竟然能把这个也弄出来,一般大户人家到是在这上头有讲究。
不过一想到吴家迎儿要嫁进的齐家,吴氏这番心思也就可以理解了。
里正娘子压下心理的思绪,拍了拍吴氏的手笑道:“行了,婶子这辈子能看到这般厚的妆枢,就是以后跟人说起话来,气也壮,腰也直呢。”
说完就对着外头早就等的不耐烦的小子们吃喝道:“走了,小子们,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到了那齐家,可别给咱们村里丢人,也拿出些咱们村子里的派头来。”
小伙子们一听都乐了,这趟差事,不光是多年邻里的情分,罗家一样也给大伙拿了银钱的,当然,这样的喜钱不能推,不过罗家给的厚,大伙干的也分外的起劲。
虽然没有真的比上十里红妆,可至少二里还是有的。
凤儿、仙儿,桅子,迎儿,还有请了假回来送迎儿嫁人的蝈蝈,这会儿都围着迎儿呢。
凤儿笑道:“咱们姐妹几个,嫁起人来,竟是一个比一个排场大。”
仙儿一听也嘟着嘴道:“迎儿这丫头就是命好,虽说那齐家是高了些,可是咱们家这些嫁妆,就是拿到镇里,只怕也没几家能比的上呢。”
桅子笑呵呵的看着仙儿道:“二姐莫不是吃醋了。”
罗家为了嫁迎儿,可算是出了大力气了,这几年攒下的,基本上都拿了出来,这里面自然还有桅子又收进来的银子。
除了罗家,吴家那头也专门给迎儿打了雕花拔步床,也就是所谓的千工床,桅子到是头一次见这么大的床,长差不多有七尺左右吧,宽也有三尺多,踏步深就有一尺半的样子,而且整个床高大根有七尺左右,这样的高度,除非那人雄踞如姚明一般的体魄,不然要是不踩着东西,想碰到床头那是难喽。
想到这床,桅子微顿了一下,道:“说起来,姥爷家送来的床到是占了大分量了呢,听说这床装起来,上有卷篷顶,下有踏步,前有雕花柱架、挂落、倚檐花罩组成的廊庑。
廊庑右边安放二斗二门小橱一只,上面可以置钟、帽筒、花瓶、镜箱、茶具、灯台;右边还可以放下一只马桶箱。
反半部是卧床本体,有雕花门罩、垂带、遮枕,床三面围有扩装式的雕刻及彩绘屏风。这种踏步式架子床不仅冬暖夏凉,且在室内再造了一个多功能的、私秘性强的起居空间,若是早知道有这样的床,当时二姐嫁人的时候,也给二姐打一个好了。”
吴家下这么大的力气,当然也与迎儿这几年给老吴头和吴婆子没少送补品有关。
而且吴金滔如今在镇里,到也算开了些世面,见识的东西多了,若是请人打下这么一只床来,只怕要不少银子,不过吴家人难得的聪明,肯用心,吴金滔在听着迎儿有这么个信的时候,就上了心,专门跟那木匠铺子套了许久的近乎,学了个七八成,然后回家上山割了木头,然后带着家里的人,你一个零件,我一个零件的打了出来,最后组装的时候,到是出了些故障,不过吴金滔又出也银子,私下里把那木匠请了过来,人家又调配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不过对于吴家人这个本事,到也刮目相看。
仙儿瞪了桅子一眼,就知道这丫头是笑话她,别说那会儿吴家也没这样的条件,就是自家也才过的好一些,再说她出嫁那会,娘家陪送的也不少了,若是再有这么一个床,就是她想要,婆家也没地方摆啊。
哼道:“行了,我不过是闲说一句,你还真以为我分不清轻重呢,你三姐要嫁的是齐家,虽说咱们家的家势不如齐家,可是在这种脸面上,却不能让齐家人看短了咱们家。”
蝈蝈一听不乐意了,道:“二姐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咱们家不如齐家了,齐家的富贵不是一代两代人的成绩,而是几代人的努力,咱们家不过是才起步罢了,再说咱们家短短几年能发展到现在这样,已属不易,不过几位姐姐放心,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早日考取功名,给姐姐们脸上添光,无论姐姐嫁的是什么样的人家,让他们都不敢小看了去。”
蝈蝈如今也快十一岁了,说出来的话到是难得有些小男子汉的气魄。
桅子好笑的看着蝈蝈道:“行了,你才多大,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想要为姐姐们撑腰,只有你把书读好了,才能做到,你可懂。”
蝈蝈点了点头,道:“姐姐放心就是,我们先生说了,等明年或者后年,我下场就行,现在还要再扎实一下功课。”
桅子自然知道蝈蝈的先生对他很看重,能这般说,便不只是让他试试这般简单,而是说蝈蝈下场就能过,只是想让名次更好一些罢了。
姐妹几个也不能多说多大一会,院子里来了不少的邻居,还有吴氏的娘家人也过来了,还有吴秀娘一家子也过来了,连着裘老太太也跟着过来了。
裘家这次也给迎儿送了一个不错的妆堪,是一个朱漆红橱,宽有三尺多一些,高差不多有五尺的样子,厚度也有二尺吧,这种橱柜到是最近几年才在镇里流行起来的,原是吴秀娘与裘隆去过两回镇里吃酒的时候无意间看到的,后来知道宁儿又定了齐家的亲事,便包下了这个红橱,专门在镇里请了木匠打出来的,正面髹朱漆,通体光素,正面呈一平面,仅门枢起阳线,线条纤细而挺拔。此柜纹饰简单含蓄,门上的金属面页、吊牌及门鼻,造工精细,有很高的装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