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笑如银铃,纵身一跃,驾云飘飘东去。
黛玉行至中途,忽觉手腕上微微发热,是师父送的鸳鸯同心环。
想来是见到唯有两个小徒弟回去,杨戬有些担心了。
她敲击三下手环,很快传回三声振动。
这是他们约定的记号,一切安好,家里见。
手上余温犹在,黛玉心中也暖起来。
就算是书中世界又如何,就算她改变不了结局又如何?她的丈夫,她的师父、兄长、徒弟们及一众亲友,皆是实实在在的。
杨戬在倚梅亭。
这个季节自然没有梅花,但梅树的味道,也可让他安心。
黛玉拾阶而上,看到夫君独立亭中,背影萧索,心下也不由得涌出一分悲凉。
她走上前,搂住杨戬的腰,低声诉说了见杨瑛一事。
杨戬没有回头,良久,才道:
“我父亲与兄长被打死时,阿瑛就被扣在院中的水缸下面。”
“她躲了九天九夜,若不是半仙之体,早就没命了。我回去时,父兄的尸身皆已腐烂,阿瑛缩在缸下面,尽剩最后一口气。”
当时的场面,一定惨烈至极。
黛玉靠着杨戬的后背,面颊贴住他的心跳,有意转移他的思绪:“去搜查的都是天兵天将,没人发现她么?”
杨戬低沉的声音,透过胸腔、肩胛,传入黛玉耳中:“后来我问她,她说有一刀柄在缸顶上敲了敲,然后就没人再靠近过。”
“她一定被发现了,可那领头的天将,有意放过了她。”
杨戬转过身,将黛玉揽入怀里,苦笑道:“后来,曾有个机会可知道那天将是谁,但我放弃了。”
黛玉点头:“有恩有仇,又是受命行事,即便知道了,又能如何呢!”
杨戬叹了口气,继续道:
“后来,在流亡路上,我为了引开追兵,经常将阿瑛一个人藏在深山老林里。有一次,我们半夜被一众天将围堵在闹市边的小巷子里,我只得顺手将她塞进附近一眼枯井,独个儿跑出去引开追兵。”
“很多年后,有一日我们兄妹路过相似的闹市,阿瑛告诉我,当年天亮后,那枯井附近的街道开始办庙会。”
当时,杨瑛语气淡淡地道:“我躲在淤泥里,听到有舞龙舞狮,还有卖冰糖葫芦、小糖人儿的声音,有父母带着孩子,也有哥哥带着妹妹。”
“我盼着他们走近一点儿,让我能闻闻味道,可一旦声音近了,我就怕得钻进污泥里去。”
他试着用同样平淡的语气描述,却嗓音哽咽,胸腔剧颤,一时有些说不下去。
黛玉双手紧紧揽着他的腰,面颊贴在他胸前,安慰地轻轻磨蹭着。
杨戬叹了口气,道:“数千年过去,我只当她忘却前尘,恢复当年的快活天真。偶尔晚上来找我,也不过是孩子气的恣意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