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我的连襟是朱棣一方功臣 > 第91章 干实事入基层挖隱田查隱户(第1页)

第91章 干实事入基层挖隱田查隱户(第1页)

第91章干实事,入基层,挖隱田,查隱户!

永乐元年再给朱元璋延寿两年之后。

终於还是来到了永乐元年。

什么建文元年,建文二年,不存在的。

春天到来,镇江府城外的运河码头人声鼎沸。

岸边旌旗飘扬,知府衙署的吏员、当地乡绅父老已等候许久,目光皆投向缓缓靠岸的官船。

船上载著新任镇江知府杨荣,及他从应天带来的十余名恩科进士。

这官场上的大比,基本上有点身份的士绅都知道了。

科举和小吏?

什么时候小吏也能登堂入室当官了?

上千年的科举制度,你这是要废除的意思?

对於士绅来说,这是不能允许的事情。

读书科举不容易。

但是,当一个小吏可真是太容易了。

若是真的形成了官场上的定製,他们十年寒窗苦读还有什么意义?

一旦基本面全面铺开了,那么,他们还有什么优势?

这是比起南北榜案更加严重的东西。

不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斗爭,而是阶级斗爭。

此事,绝对不能让这些胥吏给办成了。

官船停稳,杨荣身著緋色知府官袍,缓步走下跳板。

他面容俊朗,虽年仅三十出头,却透著一股沉稳干练之气。

四十余名恩科进士紧隨其后,皆是身著青衫、面带朝气的年轻士子,这是杨荣特意从新科进士中挑选的得力助手,既熟悉儒家治世之道,又暂无官场油滑之气。

有些人是建文帝时候的,还有一些人是新科进士。

“下官镇江府通判李默,率闔府吏员、乡绅,恭迎杨知府!“

通判李默率先上前,躬身礼,身后的乡绅们也纷纷拱手,齐声道:“恭迎杨大人!

,#039;

杨荣抬手扶起李默,目光扫过眼前的乡绅群体。

为首的是镇江府最大的士绅张员外,其次是经营漕运的王东家、世代书香的刘举人,皆是镇江府有头有脸的人物,手中握有不少土地与產业。

他心中清楚,治理镇江府,离不开这些士绅的配合,却也需提防他们暗中阻挠。

士绅,必须要配合自己。

自己在镇江府不仅仅是要贏,而且还是要贏的漂漂亮亮,乾乾净净。

“诸位不必多礼。”

杨荣语气温和,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威严:“陛下命杨某来镇江府任职,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也是为了证明我科举出身官员的治理能力。今后一年,杨某推行政务,若有不足之处,还望诸位多提建议,共促镇江府发展。“

张长荣连忙上前,脸上堆著笑容:“杨大人客气了!大人乃翰林英才,又隨陛下北巡歷练,如今来掌镇江府,实乃我镇江百姓之福!我等身为本地士绅,自当全力配合大人政务,绝不推諉!”

“张员外所言极是!”

王东家也连忙附和,“大人有任何需求,无论是粮草调度,还是地方事务协调,只需吩咐一声,我等定当尽心办理。咱们镇江府本就是富庶之地,只要上下一心,定能让大人交出一幅完美的治理答卷,也让陛下看看,科举正途选出的人才,绝非浪得虚名!“

刘举人则拱手道:“杨大人,我等世代受大明恩典,深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道理。今后大人推行农桑、兴办学堂,或是核查赋税,我等都会动员宗族子弟配合,绝不让大人在政务上为难。”

乡绅们你一言我一语,皆是表忠心、愿配合的言辞,態度恭敬得无可挑剔。

杨荣微微的点点头,他深知这些士绅表面热情,实则各有算盘,镇江府的隱田、隱户多与他们有关,若真要动他们的利益,怕是不会如此痛快。

但眼下並非深究之时,做什么事情,都还是需要这些士绅来配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