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我连襟是朱棣免费阅读 > 第53章 人心惶惶北地变革(第2页)

第53章 人心惶惶北地变革(第2页)

朱棣见他神色严肃,也收起笑意,身体微微前倾:“哦?什么隱患?你且说来。”

“是卫所的田地与逃兵问题。”

徐牧从怀中取出一份簿册,递到朱棣面前:“臣跟世子派人去北平、永平、保定等地的卫所查探,发现不少卫所军官借著『屯田的名义,强占士兵的份地,有的把好田划归自己名下,租给佃农耕种收租;有的乾脆把士兵的份地卖了,中饱私囊。士兵们没了田,连温饱都成问题,又要承担繁重的操练、徭役,近来逃兵越来越多,有的卫所逃兵率甚至超过了三成。”

朱棣拿起簿册,指尖划过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脸色一点点沉了下来。

卫所制度是大明军制的根基,“军户屯田、自给自足”本是太祖定下的规矩,可如今军官侵占田地、士兵逃亡,这无疑是动摇了北方的防务根基,若不及时解决,別说南下伐朱允炆,怕是北方的卫所先乱了。

当然,夸张点说是北方先乱了,实际上,哪儿有那么容易?

“这些军官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朱棣的声音带著几分怒意,“难道就没人管吗?”

“管不了。”

徐牧摇了摇头,“这些军官多是洪武朝勛贵的旁支,或是地方官的亲信,彼此勾结,互相包庇。卫所的都指挥使要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本身就参与其中,另外,臣查到,永平卫的指挥僉事,甚至把士兵的份地卖给了山东的地主,得了银子就送回南京上下打点——如今朱允炆那边自顾不暇,根本没人管北方卫所的乱象。”

朱棣沉默,朱允炆不管,他得管。

这是北方,这是自己的地盘。

南下,自己还是指望著北方大后方稳定呢。

朱棣手指轻轻敲击簿册:“士兵没了田,便没了生计;没了生计,便会逃亡;逃亡多了,卫所就成了空壳子。本王如今收了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正需北方卫所配合粮草转运、防务驻守,若卫所乱了,咱们南下的后路就断了。”

“正是这个理。”

徐牧点头:“臣以为,此事需儘快解决,而且要『快、准、狠——一是要清查侵占田地的军官,该杀的杀,该罢的罢,以儆效尤;二是要把被侵占的田地还给士兵,实在追不回来的,就从官田、无主田地里划拨补足,让士兵有田可种、有饭可吃;三是要重新登记卫所士兵,逃兵愿意回来的,既往不咎,不愿回来的,就从收编的降卒中挑选精锐补充,確保卫所满编。”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此事最好由王爷您亲自下令,派心腹將领,张玉、朱能,邱福牵头,臣从旁协助,一来能震慑那些勾结的军官,让他们不敢反抗;二来能让士兵看到王爷的诚意,重新归心。毕竟,卫所士兵是北方的『本地人,熟悉地形,日后南下,他们既能当打仗,又能守后方,是咱们不可或缺的力量。”

朱棣看著徐牧,眼中满是讚许。

他这位妹夫,不仅能统筹后勤、收编降卒,还能敏锐地发现卫所的隱患,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实在是难得的人才。

朱棣皱著眉头,看著徐牧道:“只是这样,只怕是还不够吧?”

显然,朱棣想到的东西更多。

问题就出在这个卫所制度上面,既然,建文帝管不住,那么日后自己当了皇帝能管得住么?

徐牧略微沉吟,而后开口道:“殿下,容臣说一句实话!”

朱棣点头道:“请讲!”

徐牧道:“军人生活困苦,逃兵甚多,洪武初年即有逃兵,至洪武三年十一月,逃亡者计47986人,因此有“根补”、“勾补”等方法。根补即抓回逃军,勾补则由其户中以丁补,但此举既扰民又扰官,亦有军官藉此贪污,迫害人民,使乡里间痛苦不堪。而且逃兵有增无减。”

朱棣盯著徐牧:“你是说,卫所制度是错误的?”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