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牧也微微的跟李景隆打了一个招呼。
李景隆微微頷首,徐牧倒是感觉,李景隆倒也不全都是草包,打仗不行,但是,这小子说话的本事还是不错的,这番话,既表了忠心,又暗合朱老四“清君侧、安天下”的旗號,倒也算识趣。
住丟放下茶杯,直奔主题:“本王知你难处,也兑现承诺——你南京的家眷,本王已命暗线转移至安全之地;战后你的爵位不变,孤,到时候还另有上次,今日找你,是想敲定献德州的细节:你打算何时动手?盛庸、平安的部队,你如何应对?”
提到军务,李景隆神色一凛,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条:“殿下,这是德州城內忠於朱允炆的將领名单,共七人,皆是盛庸安插的眼线。”
顿了顿,李景隆继续道:“三日后是中秋,我会以犒劳將士为名,设宴將他们悉数拿下,届时再以调兵防燕军偷袭为由,打开北门,迎殿下大军入城。至於盛庸在城外的三万援兵,我已命心腹张成下令,让他们三日后午时移师济南,届时城內城外无法呼应,殿下可轻鬆接管德州。”
朱棣接过名单,仔细看了一遍,又递给身旁的徐牧。
徐牧点头示意名单与此前细作传回的信息一致。
“不要让盛庸去济南,济南城高,防御很强,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留在后方就是一个钉子,去沧州,容易打!”徐牧开口。
开玩笑,能让盛庸和铁鉉凑在一起?
朱棣沉思片刻而后点点头:“对!”
李景隆道:“明白!”
隨后,几个人继续聊天。
徐牧算是看出来了,李景隆这个傢伙,基础的能力是有的,但是,就是脑子不大灵光,抓不住重点。
还得是朱棣给他反覆推敲细节才行。
天色逐渐的暗淡下来,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好!就按你说的办!三日后午时,本王会亲自率军在北门外接应,若你能顺利拿下城內叛军,德州城破之日,便是你立功之时!”
李景隆心中一松,起身躬身:“谢殿下信任!景隆定不辱使命!只是……还有一事恳请殿下:入城后,还望殿下约束士兵,莫要伤害无辜百姓,德州百姓已受战乱之苦,景隆不愿再看他们遭难。”
朱棣哈哈一笑道:“这一点,你大可以放心,本王生擒二十万南军,释放了十七万,你可是见到本王滥杀无辜?本王答应你!燕军入城后,只诛叛军,不扰百姓,若有士兵敢擅动百姓一物,定以军法处置!”
会面结束时,夕阳已西斜。
李景隆走出驛馆,也知道基本上自己是没有什么退路了。
为今之计,就只有一条路走到黑了。
朱棣也是神清气爽,看著一边的徐牧问道:“徐牧,此战之后,北方无大战了!”
徐牧也是微笑:“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他忍不住想到,如此一来,靖难之役,应该不用四年了,差不多一年就能结束。
只是不知道,李景隆现在投降作用大,还是在南京投降打开城门作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