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往好的想,爷爷这辈子对她的命数看不清,至少妈妈那边不会再为了“子嗣缘薄”四个字逼她喝补气血的汤汤水水。
但“什么都看不出来”一句话,还是落在了林又蓝的心头。
上辈子好歹还有个“有大富大贵之相”呢,该不会这辈子要过苦日子了吧?
这可比报复苏澄更加紧迫。
一连几天林又蓝在舞蹈教室都更加认真,有一次林晓慧过来接她,舞蹈班张老师特地夸她进步神速,是她教过最有天赋的孩子。
林晓慧最喜欢听这样的话。
她摸摸女儿的头,笑得春风满面:“我家蓝蓝打小就省心。”
那天回去,林晓慧给了林又蓝两块钱:“看你最近这么自觉,零花钱恢复了哈。”
林又蓝握着两张一元纸钞,激动得内心尖叫。
这个年代只有现金,七岁没有两块钱在身上,真是寸步难行啊呜呜呜。
“明天我去赶场,你好好练舞啊。”
“我一起去!”
手里两块钱还热乎着,林又蓝此刻就是全世界最乖巧的七岁宝宝。
她笑得可甜:“妈妈,妈妈,我帮你拿东西嘛!”
昔日林又蓝能在大二出道一炮而红,不是没缘由的。
如秋水的一双漂亮眼睛,顾盼生姿,眉眼一弯,唇角旁的两个小梨涡,甜得人心醉。
更不用说小时候了。
从小美到大的。
就算是自己生的,就算天天见着。
林晓慧还是抵挡不住女儿撒娇:“行行行。”
这一回赶场要买的东西依旧很多。
刚下公交车,往菩江镇市集走,遥遥一望,就看见了汹涌人潮。
“妈妈,今天要不要去黄家买猪肉啊?”
林晓慧当即摆手:“上回那么多人看,赶场的好多互相都认识,我才不去。”
“……哦。”
每回来赶场的人和商贩都在变,这一趟来,林又蓝见到许多上回没有的生面孔。
或许,不一定是生面孔。
人来人往,或许是她记得模糊,太多人了。
有一瞬间,林又蓝想过溜去黄家摊位前,看看黄澄的膝盖伤好了没有。
但也只是一瞬间,想想便作罢。
又过去半个月,五岁孩童的记性能有多好呢。
说不定已经忘了。
这一回林又蓝没有东张西望,跟在林晓慧身边,在各个摊位之间流转。
空空的背篓填了大半。
“差不多就这些。”
林晓慧看看时间:“回去正好炖个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