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三国从樵夫到季汉上将军免费阅读 > 第191章 讨董势在必行(第1页)

第191章 讨董势在必行(第1页)

厅中,刘疏君那声音掷地有声。

瞬间激起了众人的同仇敌忾之气。

其中尤以刘备为最。

他端坐在主位之上,身形如松,面色沉凝如水。

然而在那平静的表象之下,他的内心同样翻涌着难以言说。。。

刘辩的笑声在德阳殿内久久回荡,如同夜枭啼鸣,刺得人心头生寒。他缓缓松开剑柄,却并未收回手,而是将五指张开,又猛然握紧,仿佛要将整个天下攥入掌中。他的目光如刀,一寸寸刮过殿中群臣的脸??那些曾经高高在上、执掌朝纲的老臣,此刻竟无一人敢与他对视。

“好啊……”刘辩忽然轻声道,声音低沉却不容忽视,“朕今日才知,什么叫‘众正盈朝’!尔等平日里满口忠孝仁义,说什么社稷为重、君为轻,可当朕欲振作皇纲之时,你们一个个反倒缩头藏尾,只知护着那个西凉蛮子!”

他冷笑一声,抬脚踏上御阶,甲胄铿然作响,每一步都像是踏在众人的心尖上。

“董卓不过一介武夫,靠兵权窃据相位,欺君罔上,专横跋扈,尔等不思讨逆,反助纣为虐,还谈什么伊尹、霍光?伊尹放太甲而终迎之归,霍光废昌邑而立宣帝以安汉室!可你们呢?想立一个襁褓中的孩童为帝,让天下再度陷入权臣挟主、政出多门的局面吗?”

此言一出,殿中鸦雀无声。

杨彪脸色铁青,嘴唇微颤,终究未敢反驳。黄琬低头垂首,似已认命。皇甫嵩虽仍挺立如松,但眼中已有悲怆之色??他知道,这一局,他们输了。不是输于兵力,而是输于气势,输于那自御座之上喷薄而出的帝王威仪。

刘辩站定于龙椅之前,转身环顾四方,朗声道:“朕年十四,虽不及先帝英武,然亦知何为国耻,何为家仇!父皇崩殂,母后被害,宗庙蒙尘,百姓流离,皆因奸佞当道,豺狼踞朝!今若再容此等人妄议废立,岂非令天下人笑我刘氏无人乎?”

他说至此处,猛地一拍案几,声震屋瓦:“传旨!自即日起,董卓削去太师、相国之职,贬为庶人,软禁府邸,非诏不得出入;其党羽李儒,以妖言惑主、图谋不轨之罪下狱待审;其余附逆者,一体查办,不得宽贷!”

话音未落,殿外甲士齐声应诺,脚步如雷,迅速封锁宫门。

蒋杰站在殿角阴影之中,嘴角浮现一丝极淡的笑意。他知道,这场博弈的关键,并非在于谁能掌控军队,而在于谁先夺回“大义”的旗帜。如今,刘辩亲手将“忠君爱国”的道义牢牢握在手中,而董卓等人,则被钉上了“乱臣贼子”的耻辱柱。

但他也清楚,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夜幕降临,洛阳城万籁俱寂,唯有北宫深处灯火通明。刘辩并未回寝宫,而是在崇德殿召见卢植、朱?、曹操、孙坚等心腹重臣密议军政。烛火摇曳中,少年天子褪去了朝堂上的暴烈锋芒,显露出与其年龄相符的疲惫与深思。

“诸卿可知,朕为何非要在此时动手?”刘辩端坐于案后,声音平静。

卢植拱手道:“陛下欲夺回权柄,必先剪除羽翼,震慑群臣。然此举风险极大,若稍有差池,恐致天下大乱。”

刘辩点头:“正是如此。朕若再忍一年,董卓根基更深,西凉军遍布京畿,届时即便有勤王之师,也难入洛阳一步。而现在??”他眼中寒光一闪,“他尚未完全掌控南北二宫,禁军之中尚有忠于朝廷之人,且关东诸侯虽观望,却未真正结盟。此时发难,正是最佳时机。”

曹操起身谏言:“然则董卓旧部仍在城中,兵力不下十万,若其狗急跳墙,引兵攻宫,恐难抵挡。依卑职之见,宜速调外军入卫,同时安抚其亲信,分化瓦解,方保万全。”

刘辩沉吟片刻,道:“孟德所言甚是。明日便遣使往兖州、豫州,召乔瑁、鲍信率兵来援;另遣快马传檄幽州刘虞、冀州韩馥,请其陈兵河内,遥作声援。至于城内部署……孙文台。”

“臣在!”孙坚抱拳出列,盔甲未卸,杀气犹存。

“你即刻接管南宫宿卫,替换所有可疑将士,凡持异议者,一律拘押。朱?将军统辖城防,关闭四门,严禁私通消息。若有胆敢煽动兵变者,格杀勿论!”

“遵旨!”二人齐声领命。

会议至深夜方散。群臣离去后,刘辩独自坐在空旷的大殿中,望着头顶蟠龙藻井,久久不语。良久,他低声唤道:“蒋先生。”

蒋杰从屏风后缓步走出,神色凝重。

“你说……他们会反扑吗?”刘辫问,语气竟带了一丝少年人特有的不安。

蒋杰沉默片刻,答道:“会。而且很快。董卓不会甘心束手就擒,他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一旦反应过来,必将倾尽全力夺回权力。但陛下不必惧怕,因为他们已失道义,而您,已握住了天命。”

刘辩苦笑:“天命?朕只觉得,今日那一骂,几乎耗尽了我所有的勇气。若非看到丁管以身殉节,我或许也会退缩。”

蒋杰正色道:“丁尚书之死,正是陛下最大的资本。他用颈血洗清了朝堂的污浊,也让全天下的士人看清了谁才是真正的忠臣,谁又是祸国殃民的国贼。自今日起,陛下不再是傀儡,而是一位敢于直面权臣、捍卫皇权的君主。民心、士心、军心,都将向您倾斜。”

刘辩闭目良久,忽而睁开双眼,目光坚定如铁:“那就让他们来吧。朕倒要看看,是他们的刀快,还是朕的诏书更重!”

翌日清晨,诏书颁行天下。

废董卓官爵、囚李儒、整顿宫禁、重设尚书台、恢复三公议事之制……一道道政令如雪片般飞出洛阳,震惊四方。与此同时,城中风声鹤唳:西凉军将领牛辅、李?、郭汜等人连夜聚议,意图劫囚救主;董府内外甲士林立,形同军事堡垒;更有细作探报,董卓暗中联络并州丁原旧部,试图内外呼应。

然而,刘辩早有准备。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