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外国电影影片 > 第一 瑞典电影与英格玛伯格曼(第3页)

第一 瑞典电影与英格玛伯格曼(第3页)

影片的隐喻晦涩,构图讲究,摄影精美,表现了伯格曼的影片风格。

四、意识流电影:《野草莓》

《野草莓》(Wildstrawberries,1957)是伯格曼的第二部代表作,获1958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1960年第17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1。从意识流小说到意识流电影

意识流电影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代表作是伯格曼的《野草莓》和意大利费里尼的《八部半》。

意识流电影的文学渊源是意识流小说,它作为创作流派和小说技巧产生于20世纪。意识流小说特点是心理时间结构,心灵生活,心系人事,淡化情节,化解情结。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Ulysses,1922)是一部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作品,故事仅仅发生在一天,它的客观时间是1904年6月16日。小说描写这天早晨8点到次日凌晨2点,三个人物在都柏林的经历,其中以广告经纪人布卢姆的活动为主。18个小时的叙述浓缩了爱尔兰两千年的历史,极大地丰富了小说表现的内容。

2。《野草莓》的旅程结构与意识流手法

文学意识流与电影意识流有共同的表现手法,电影用视觉方式表达意识流动,有它的独特处。《野草莓》的故事时间也是发生在从早到晚的一天,78岁的医学教授伊萨克获得荣誉博士学位,驱车出发去隆德领奖,途中遇到三个搭车的青年、一对不睦的夫妻、加油站的同乡晚辈,回家看望母亲等,同时产生了回到往昔的幻觉与梦境。影片具有旅程结构的特点,也具有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的时空特点。影片表现了主人公的意识流动,反省自己一生的灵魂旅行。

《野草莓》剧照:旅行

伊萨克的意识活动主要通过他的梦幻来表现,形成恐惧—孤独—审判—牵手的过程。

第一个梦:恐惧。伊萨克梦见自己一人在空空****、寂静无声的街道上行走。马车轮子飞起来,钟表没有指针,棺材里的死尸是自己。噩梦渲染了神秘主义,暗示了作品的孤独主题。伊萨克本人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孤独和停止的钟表的意义,他醒来感觉到的只是恐惧,把乘飞机改为汽车旅行。梦中没有指针的钟表失去了声音,响彻空间的是伊萨克微弱的心跳。用心跳声置换钟表声,表明钟表是生命的物化,生命以时间计量。当钟表停止走动,意味着心跳也将停止。因此接续表声的心跳极其微弱,伊萨克的死期将到。死钟下面是一对“眼睛”,它凝视着伊萨克,发出死亡预报。

《野草莓》剧照:死梦

伊萨克在旅途中经过自己的家乡,看见地里的野草莓,触景生情,产生幻觉。他在幻觉中看见自己的初恋情人莎拉和他的弟弟在一起,目睹了过去亲人欢聚的场面。但他是一个孤独的局外人,不能与这些亲人进行情感的交流。

第二个梦:受审。伊萨克受到审判,他周围的亲友都一致谴责他的自私。这个梦是他良心受到触动后的反省。萨克受审判的意识流活动是通过切换来实现的。镜头不断地以反打镜头切换审判者和被审判者之间的面部特写,以表现时空连接的紧凑,把伊萨克内心的惊恐和灵魂的震撼表现出来。这是西方艺术电影里的个人内心化电影语言的表现,以放大人的面部来展示个人内心的风暴。

莎拉、妻子谴责伊萨克的自私无情,都用了镜子。甚至莎拉还拿着镜子追问伊萨克:“你照过镜子吗?”镜子中的伊萨克是一个垂死的老人,其容颜的丑陋与第一个梦中的老人一致。镜子的作用是进行人生的透视,反思生与死,宗教与人性。伊萨克的亲人和旅途中遇到的人,都成为伊萨克反思自己的一面面镜子。

《野草莓》剧照:受审

第三个梦:牵手。伊萨克通过旅途的反省,改变了自己的自私冷漠,学会关心人,得到身边亲人的谅解。通过梦中与旧时情人牵手,化解孤独情结,达到和谐。

影片用蒙太奇手法,把老年的主人公与青年时代的情人并置在同一空间,这是伯格曼对电影表现意识流的一个首创。用视觉画面表现语言叙事的过去时和现在时共存于一个空间场景,以两个“时态”的并置达到对人物行为审视的效果。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执导的《尤利西斯的凝视》(Ulysses?Gaze,1995)是对《奥德赛》的借鉴。片中主人公重返家乡,在幻觉中回到童年的家园,呈现在银幕上的画面是当年还很年轻的母亲正在教中年主人公跳舞。美国导演泰伦斯·马力克执导的《生命之树》(TheTreeofLife,2011)的主人公杰克踏上返乡之路,寻找生命的意义,他在梦幻中走进童年,以中年人的面貌与年轻的父母兄弟相会。这两部影片都采取了把现在的主人公与过去的时空并置的蒙太奇手法,可以看到伯格曼的并置技巧对电影的影响。

三部影片剧照:现在与过去的时空并置

3。结构层次

现实中三个搭车的青年是一个三角爱情的竞争关系,它和伊萨克青年时代与莎拉、弟弟的三角关系形成对应。伊萨克喜欢现实中的三青年,表现了他对现实爱的肯定和对自己无视情爱、献身理性的困惑与矛盾。

伊萨克的初恋情人叫莎拉,旅行中,他在野草莓地遇到的青年姑娘也叫莎拉。这两个莎拉是由同一个演员饰演,暗示了两个姑娘之间的内在联系,她们代表了青春、活力、纯洁的爱情,成为伊萨克对照反省自己的一面镜子。不同时代相似的人物,具有原型的隐喻。

影片中1917年5月1日,伊萨克目睹了妻子的不忠;1947年6月1日,伊萨克在梦境中同一场地重见这一幕。这是一个相对完整、准确到“日”的时间循环。在循环的时间里,伊萨克看见了过去。它与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相似。时间的循环与空间的重复,表现了宿命和命运的神秘感、伊萨克注定的孤独。

五、小结

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革新电影语言,创造了意识流电影的梦幻表现手法,为世界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电影探讨人的精神世界,反思人性,具有很强的哲学思辨性。

思考题

1。伯格曼的电影主题与电影风格是什么?

2。分析《第七封印》的思想艺术特色。

3。意识流小说与意识流电影的共同处是什么?

4。《野草莓》的意识流表现与结构技巧是什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