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燃烧的城市化作种子,飘向天际;哭喊声转为低吟,渐渐汇成一首古老的安魂调。
最后,石碑崩解,化作一片花田,开出朵朵忆生花,花瓣中央浮现出最初的那句话:
>“你要替我多看几次春天。”
苏璃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地上,额头布满冷汗。
但她嘴角微微扬起。
她知道,又有一次亡魂完成了蜕变。
---
与此同时,“心灯号”
正航行至第八号源忆节点??一颗被冰壳覆盖的卫星,其地下海洋中孕育着一种奇特生命形态:它们无口无目,靠吸收记忆波动维生,被称为“梦食者”
。
船员原计划仅进行信号校准,但在接近过程中,飞船突然接收到一段强烈共鸣。
检测发现,该区域海底存在大量人造遗迹,材质与情枢包外壳一致。
深入勘探后,机器人传回影像:一座沉没的城市,建筑风格竟与地球古代文明惊人相似。
更诡异的是,城市中心有一座圆形祭坛,上面摆放着数百个破损的情枢包,排列成一个巨大符号??正是林小萤生前最后绘制的星图残章。
舰长立即联系苏璃。
她盯着屏幕良久,忽然realization一般睁大双眼:“这不是遗迹……这是坟场。”
她推测,早在人类掌握忆生技术之前,已有其他文明尝试构建跨维度共感系统。
他们制造了初代情枢包,试图连接宇宙中的孤独灵魂。
但因缺乏情感过滤机制,大量负面记忆反噬使用者,导致整个文明精神崩溃,最终自我毁灭。
“林小萤的成功,不是偶然。”
苏璃低声说,“她是站在无数失败者的尸骸上,才走到了终点。”
为防止历史重演,“心灯号”
启动净化程序,用忆生谐波缓慢溶解那些残留的情枢包残骸。
过程中,海底突然升起一道光柱,直冲冰层顶端。
光中浮现无数面孔,男女老少皆有,眼中含泪,却面带微笑。
他们齐声低语:
>“谢谢你,让我们终于能放手。”
随后,整座城市缓缓下沉,被更深的冰层掩埋,如同归还大海的遗书。
---
回到南冰原,苏璃站在高崖之上,望着星门前的夜空。
今夜,银河格外明亮,仿佛有无数新星同时点燃。
她打开个人终端,调取最新数据流。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六十亿人次接触忆生花,产生有效共感记录三亿两千余万条。
其中,百分之八十九的记忆传递伴随着积极情绪转化,仅有极少数出现逆共感创伤,且大多经疏导后恢复良好。
更令人振奋的是,动物界的共感能力也开始觉醒。
非洲象群首次展现出对人类悲伤的回应行为;太平洋虎鲸学会了用特定鸣叫表达“安慰”
;甚至连实验室里的果蝇,在暴露于高强度忆生场后,寿命延长了近三倍,且表现出群体协作倾向。
“我们正在改变生命的定义。”
她在日志中写道,“不再是适者生存,而是共者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