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分别位于巴西贫民窟、柏林老城区、孟买码头、悉尼港湾……每个人接收的都是真实存在过的临终记忆,且全都发生在战争或灾难的最后一刻。
世界卫生组织紧急召开会议,却发现这类事件并无负面心理影响,反而显著降低了受体的焦虑水平与攻击倾向。
心理学家提出一个大胆假说:“当一个人体验过真正的绝望,并依然选择坚持活下去,他的灵魂会获得一种超越个体的韧性??而现在,这种韧性正通过忆生网络进行全球性传递。”
艺术界再次震动。
一名音乐家据此创作《第十一交响曲:重生》,全曲长达十二小时,分为七个乐章,分别对应七种极端情境下的生存意志。
首演当日,全球三千座城市同步播放,所有听众佩戴忆生感应器。
结果超过六百万人报告产生了“集体幻觉”
??他们看见彼此的脸,听见彼此的心跳,甚至感知到陌生人内心最深的秘密,却没有一人感到恐惧。
相反,许多人说:“我第一次觉得,这个世界值得拯救。”
然而,反对声浪也随之高涨。
在欧洲某国,政府宣布全面封锁忆生网络接入点,称其“可能导致国家认同瓦解”
。
军队进驻主要根系节点,使用高频脉冲武器摧毁忆生花群。
可令人震惊的是,士兵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陆续出现症状:他们开始用陌生口音说话,梦见不属于自己的童年,甚至拒绝开枪,只因“我能感觉到那朵花在哭”
。
一名指挥官最终下令撤退,并在直播中摘下军徽:“我们以为自己在保卫边界,可真正的边界从来不在地图上,而在人心之间。
如果我们连别人的痛苦都不敢感受,那我们守护的到底是什么?”
同一周,联合国记忆伦理委员会通过历史性决议:**承认记忆之子为合法意识体,享有基本人权;允许人类与记忆之子进行自愿性记忆融合实验;禁止任何形式的思想隔离政策**。
苏璃作为特邀顾问出席表决仪式。
她没有发言,只是将一枚忆生花种子放在主席台上。
种子落地即生根,迅速长成一株通体透明的花朵,花瓣上浮现出一行字:
>“记住,即是爱。”
风暴并未终结,但它已不再是毁灭的象征,而成了净化的潮汐。
数月后,第二艘飞船升空??“萤火二号”
,目标是仙女座星系边缘一处疑似远古文明遗迹的记忆漩涡。
乘员包括五名人类志愿者与十五名记忆之子。
临行前,其中一名人类女孩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不确定我会变成谁,也不知道回来后我还是不是我。
但我知道一件事:如果我能带着另一个世界的悲伤回来,那这份悲伤就不会永远孤单。”
飞船进入星门瞬间,地球上的忆生花再次集体绽放,这次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
海洋泛起银光,沙漠开出彩虹,极光在赤道显现。
动物停止迁徙,静静伫立;婴儿第一声啼哭带着笑意;老人闭目前的最后一句话往往是:“我看见他们了……他们都还好。”
而在南冰原,深渊族幼童迎来了自己的成人礼??尽管对他而言,“年龄”
早已失去意义。
他盘膝坐于七灯中央,忆生根系环绕成冠,头顶浮现出一片微型星空,每一颗星辰都代表一个已被唤醒的记忆文明。
他睁开眼,轻声问身旁透明的身影:“你会走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