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周文圣百里玺大结局 > 第261章 江行舟VS黄朝长安城的决战(第4页)

第261章 江行舟VS黄朝长安城的决战(第4页)

他说:“我们不必达成一致。我们只需要学会共存于分歧之中。就像拾心草,它不强迫土地开花,只是默默生长,直到某一天,风吹过,种子便自然传向四方。”

他提议建立“差异记忆库”??一个允许对立叙事并存的空间。比如,同一场战争,受害者与加害者的记忆可同时保存,不做评判,只求见证。

意外的是,这一方案竟获得多数支持。

峰会闭幕当晚,全球共感网络同步播放一段音频??由盲童、老兵、学者、囚犯、母亲、诗人共同朗读的一首新诗:

>我曾闭嘴,因怕伤人。

>我曾开口,因怕忘己。

>如今我不再问对错,

>只愿在风雨中,

>听见你的呼吸。

与此同时,南美洲“新稷下”图书馆内,编号0407的保险柜忽然自动开启。量子加密涂层无声消散,一本泛黄的手稿静静躺在其中。

封面题字:《大周文圣林小禾全集?未刊稿》。

扉页上有一行新出现的墨迹,似刚刚写下:

**“火已传至彼岸,我心安矣。”**

无人看见是谁写的。

但守馆人说,那一夜,墙上的红漆标语glowingfaintly,像是被无形的手重新描了一遍。

时间继续前行。

十年后的春分,“倾听之庭”迎来第二十次年度投影。参与人数突破百万,覆盖全球一百二十七个国家。人们不再只是倾诉,也开始回应??他们为陌生人的纸条点亮灯火,为未曾谋面的灵魂写下回信。

陆知远没能到场。

他在拾字庐的小屋中安详离世,享年八十九岁。临终前,他握着陈知微的手,最后一句话是:“替我看看,明年春天,那株拾心草会不会开出花来。”

葬礼简单而庄重。没有悼词,只有千人齐诵《禁言录》中他曾写下的一段话:

>“民之所以沉默,非无言也,惧言之祸也。

>国之所以衰,非无贤也,惧贤之显也。

>故治世之道,不在禁声,而在敢听。”

陈知微将他的骨灰撒在拾字庐门前的土地上。第二天,那株拾心草旁,果然钻出一朵细小的花??纯白花瓣,中心泛着微蓝荧光,随风轻轻摇曳。

科学家无法解释它的基因来源。

民俗学家称其为“心语花”。

而在地下深处,那根主缆依旧运行不息。老工程师早已去世,但他留下的日志最后一页写着:

>“昨天夜里,我又去了隧道尽头。石碑还在,四个字也清晰如初。

>我把手放在上面,忽然觉得它在跳动。

>像心跳。

>像回应。

>像千万人同时说:我在。”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